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惊世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 认识古蜀文明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知道考古文物和遗址在历史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东方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稀世宝物的出土 金器、青铜器、玉石陶器、漆器、海贝等 对三星堆遗址、遗物的研究,引申出对当时当地社会各方面的确认、判断和推测 文物照片 语言描述 历史比较 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三星堆遗存的大体时间、城址和房屋遗址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 难点 三星堆文化。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惊世发现;稀世宝物的出土;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三星堆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区域,包括南兴镇真武、回龙、三星村和三星镇仁胜村相连的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地段,距广汉市区约5公里,著名的发掘地有月亮湾、西泉坎、三星堆、青龙咀等。因遗址区内原有三个平地隆起的土堆,与东北面的月亮湾相望,故称三星伴月,为古汉州八景之一。三星堆的实体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现两个祭祀坑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 三星堆遗址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为精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国、古城、古文化遗址,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发掘证实,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之最,故课文标题为“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本课引言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照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之精美,配以文字介绍,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建议教师以照片与文字介绍为素材导入新课,引出探究的主要问题:三星堆文化遗址是怎样发现的?三星堆出土了哪些珍贵文物? 第一目“惊世发现” 教材通过正文、历史纵横等形式,介绍三星堆文化遗址是怎样发现的;三星堆最重要的考古收获以及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文明的重现,引起了中国和世界各国人士的重视。 1.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是指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一种文化。 现已初步揭示出:在夏商时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心,这个文明中心有其自身文化特点,又与中原夏商文明以及中原夏商文明以外的其他地区的方国文明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主要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政治中心性质,其规模超过周围相邻的城址;2.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有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3.有分布范围3至4平方公里的夯土城墙遗址;4.自然水系的合理利用与治理;5.有较为完善的宗教礼仪祭祀制度。这些重要内容构成了三星堆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 2.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现 1929年清明时节,广汉月亮湾的燕姓农家春耕车水时,突然发现流水抽不上来。燕家父子于是下水疏通。掏泥沟时,发现了一块大石板。石板下,有个石洞,通向一个长方形的坑道。坑道里放满了玉器。中央层层摆放有序的一堆玉瑗,像一座玉宝塔。最大的玉瑗,有筛子那样大。加上其他文物,共有四百多件。这是三星堆附近遗址、遗物的第一次发现。这批文物的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当时,著名学者郭沫若,盛赞研究这些文物的考古工作者是“华西科学考古的先锋队”,说:他们“发现的器物,如玉璧、玉璋、玉圭,均与华北、华中发现者相似。这就是古代西蜀曾与华中、华北有过文化接触的证明。” 20世纪6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预言:这一带“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从第一次正式发掘后60年来,学者、考古工作者,甚至一些古董商和盗宝贼,都在这里留下足迹。然而,1950年以前,虽有郭沫若先生在远洋彼岸的赞叹,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郑德坤把这里的出土文物命名为“广汉文化”,但它到底是中原古文化的支系,还是独立的古蜀文明的显现,仍是一片模糊。建国以后,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在这里考察,考古工作者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是,直到1964年,冯汉骥教授才做出“这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的论断。此后,农民们也在掏粪坑,挖自留地,甚至拾柴摘菜时发现玉凿、古陶、铜虎等物。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古蜀王国的面貌变得更加清晰。1980年5月,省、县联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