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陀观音道场的建立与兴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普陀观音道场的建立与兴盛.doc

普陀观音道场的建立与兴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青 一、观世音的海上救护神性质 观音信仰最早产生于什么地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汉译佛经中,较早提及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所在地的应该是《华严经·入法界品》。此品出自于印度南方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该经的梵文原典举出了许多与南印度有关的地名。例如,其中有“请前往位于南方,名维吉拉布拉的德拉维达人的都市去,在那里,有位名为梅伽的德拉维达人。”还出现了“名为海堤的往锡兰之道”的记载。卡令伽森林(Kalińga-vana)和“拖萨拉市”(Tosala),这些地名都是属于南印度地区的。再加上“海”(sāgara)一词的频繁出现,以及渔夫麦维拉(Vaira)的登场,说明此经的产生地应该属于南印度,濒临大海。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华严》卷六八《入法界品》之九对观音所居地有一段生动而详细的描绘: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在晋译《华严经》中,此山译作“光明山”。补怛洛迦,梵语为Potalaka;或作Potala,汉译作补陀洛。有学者认为,这个Potaloka是“港”字的古语,因而把它比拟为南印度或斯里兰卡的某具体海港。《开元释教录》里已提出它具体指南印马来亚(Malaya)。《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咤国”载有“布呾落伽山”,其云: 秣剌耶山东有布呾落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从此山东北,海畔有城,是往南海僧伽罗国路。闻诸土俗曰:从此入海,东南可三千余里,至僧伽罗国。 季羡林等注曰:此山被比定为现今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Pāpanāsam)山,位于提纳弗利(Tinnevelly)县境,北纬8度43分,东经77度22分地方。按照这些说法,可以支持观音信仰起源于南印度濒海地区的观点。不过,印顺则认为,在印度传说中东方地区很多王族的居住地,都在补多罗城。所以,南印度的观音信仰仍有可能不是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地传入的。 无论如何,观音信仰在南印度濒海地区的存在使它具有了海洋文化的属性,成为具有海上守护神品格的菩萨。在后来关于他的传说中,也有不少海上救护的故事。以后具有的普遍的救济品格,大概是从具体的海上救济发展而来的。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观世音所救七难中,包括了“大水所漂”与“满中怨贼”,其云: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钮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这种海上救济的品格是它后来成为中国海上救护神之一的神话基础。 回顾观世音信仰在中土的流播,最初还是盛行于内陆地区。在记载观世音感应事迹的各种文献中,绝大部分是发生于内陆地区的信徒身上;而来自于印度的海上救济事迹则转化为内陆地区的江湖救济。东晋时的竺法纯湖上得救事是中土较早的观世音灵验事迹之一。据《名僧传抄》载: 竺法纯者,未详何处人也,住会稽山阴显义寺……晋元兴中,为寺治墙,至兰上买故屋材。向暮,与榜船人并屋主妪人入湖。须臾风起,云气四塞……飘霰骤疾,惊浪飞奔,船小水入。归告观世音,并经诵。俄而湖中有空船横来,迅疾如飞,直至船侧。诵念弥笃,有顷至。纯别加寻访,船遂主无。其舟诚所感如此(云云) 。 刘宋以后出现了好几本《观世音应验记》,在这些著作中,记载的全都是称念观音而产生的种种奇迹,其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江湖救难。据傅亮《光世音应验记》载: 始丰南溪中,流急岸峭,回曲如萦,又多大石。白日行者,犹怀危惧。吕竦字茂高……自说其父尝行溪中,去家十许里,日向暮,天忽风雨,晦冥如柒,不复知东西。自分覆溺,唯归心光世音,且诵且念。须臾,有火光夹岸,如人捉炬者,照见溪中了了,径得归家。火常在前导,去船十余步。 在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有平原人韩当中流舟溺,称光世音而获救济之事迹。在陆杲《系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