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参考资料 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社会学参考资料 4 农药滥用蔬菜从田间到餐桌一路“绿灯” 葛如江姜刚 12.09.2011 滥用农药已成为中国田间的普遍现象。农民为了保证产量而大量使用农药,在监管部门环节缺失的情况下,含有超标残留农药的蔬菜便一路绿灯地走上了餐桌。葛如江和姜刚报道。 编者按:上个星期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它在易初莲花、华联和Tesco乐购三家连锁超市出售的蔬菜上检测出了被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然而,使用被禁农药不是唯一的问题。这篇新华社的文章揭开了面临市场压力的个体菜农和缺乏完善测试体系的管理部门是如何导致合法农药的滥用,并最终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的。 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然而,这些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的蔬菜,却是和农药一起度过“一生”: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运往市场销售。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竟一路“绿灯”,对于蔬菜的农残检测,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 菜农“想当然”打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蔬菜。”正在给豆角打药的66岁合肥菜农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药蔬菜就没有收成。 老王家种了三亩半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记者仔细地数了数,他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有些蔬菜一天一打农药,未达安全间隔期就采收。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特别是夏天。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就是一天一打。“有时当天打药,第二天就采收。”他显得很无奈。 剂量也由菜农自己说了算。和县菜农戴继霞说,这几天,她家的茄子叶子出现虫害。为了图省事,她把农药经销商给的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等4种农药,混在一起一次性打完了。“现在打药,还不是全靠自己摸索?反正迟早都要打的,不如一起打了算了。” 超范围用药,菜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菜农说,每次买回来的农药包装上登记的作物,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种的菜。记者在王大爷打过豆角的包装上看到,登记作物为番茄、烟草、苹果树等,而戴大姐打过茄子的包装上,登记作物却是甘蓝、番茄、茶树等。 合肥一唐姓菜农说,他家的豆角长虫子,农药经销商卖给他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看过登记作物是棉花的包装后,他问卖药的,卖药的说这个可以随便用。 “想当然”打药对菜农来说,其实是无奈之举。“打一次药差不多要花40元钱,到现在为止,光买药就投入1500元了,卖茄子的钱还不够本。”戴继霞说,如果没有病虫害,谁想打药?现在病虫害太厉害了,不打药蔬菜就要减产甚至亏本;如果有人指导,谁还会乱打,这不是浪费钱嘛! 农残检测一路“绿灯” 蔬菜安全难有保证 吃了“想当然”打药的蔬菜后,安全性有没有保证?记者从安徽省和县的蔬菜地一直追踪调查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田里了解到,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早晨采收。然而,在她使用的联苯菊酯包装上,记者却看到,该药登记作物茶树、番茄的安全间隔期分别是7天、4天。 “严格来讲,不按照登记作物施药的,属于超范围用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药残留检测室主任段劲生说,同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采收是不安全的。 那么,这样一根超范围用药、又完全没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茄子,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会有农残检测吗?记者试图通过全过程追踪得到答案。 第一个环节(菜农--产地批发市场):3日早晨,戴继霞和丈夫将新摘的几筐茄子装上拖拉机,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发市场,卖给了准备去马鞍山的商贩曹老板。这个环节没有农残检测! 第二个环节(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4日凌晨,曹老板将一车茄子送达马鞍山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安徽省第二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个环节也没有农残检测! 第三个环节(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4日早晨,摊贩吴老板在曹老板处批发了25斤茄子,送往香源农贸市场开始零售。这个环节还是没有农残检测! 至此,菜农戴继霞的茄子,历时约30小时,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3个环节,没有任何农残检测,“顺利”到达消费者餐桌上。 “管不住”加“管不全” 科学“控农残”体系亟待建立 产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县农委蔬菜办公室主任柯能忠说,和县瓜菜种植面积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