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点一:.doc
观点一:
观点二:
我的教学故事:
我被同事称为办公室里的“蚕娘”
发布者: 姜桂芹 ???? 发布时间: 2012-6-12 14:03:57
作为北方的科学老师的我,多年来还没有看到蚕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即使讲过三年级《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的内容,也总是买点蚕蛹观察观察讲讲即可。今年再讲这部分内容之前,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些信息,于是也想自己尝试着去养蚕。于是我在三月末就网购了蚕卵,到了四月十日蚁蚕就孵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饲养过程,我购买来的饲料就像一根根火腿肠,饲养上很方便,只要每天进行清理卫生清除干的坏的饲料就可以了。可这看是简单的事情,坚持下来还不容易呢,周六周日都要上班,清理蚕舍喂喂小蚕。看着它们渐渐长大,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也开始关注它们,杨老师和张老师也会在我忙的时候,帮我喂一下蚕,一晃就到了五月十一日蚕的体长就到了三厘米左右。这时气温增高了许多,连续几天是二十多度,蚕长的速度明显快了。办公室的同事看到我每天忙着照料着我的蚕,一天天楼上楼下的去蚕食,喂小蚕,有的同事戏称我为办公室的“蚕娘”。听了这样的称谓,我发现自己真的好像像保姆一样在照料着它们。石老师也忙着摄像,记录着这些小生灵的生长过程,她自称自己是小蚕的保姆,并称我为蚕的亲妈。到了五月二十五日,蚕已经长到五厘米左右了,可是天气再次降低到了十几度,蚕的死亡率明显增大,我不得不把自己养的蚕送给了学生,因为他们家的温度要比我办公室的温度高出五六度来,当我的蚕送走的时候,我是那样的不舍。因为我已经从一个不敢摸蚕蛹的人,变成了一个敢把蚕的幼虫夹来夹去的人。
在我养蚕的日子里,我的学生们也行动了起来,他们有的从蚕蛹养起,有的从卵养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了。不时的跟我交流着,这时我既能感受到教学的快乐,也能体会到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受到的启迪,尊重生命,关爱亲人,关注社会,应该是现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必修课吧。看看三年六班孙静奇的日记吧,4月10日马上就要一周了,就在这天,我回家看见蚕卵已经变成了有蚂蚁那么大的蚁蚕。4月18日今天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一是我的生日还有一个月,二是我所有的蚕卵都变成了蚁蚕,现在羽毛也派上用场了,我准备了一个罐子,用来储存蚕沙。4月27日今天我看见蚁蚕们在原地扭来扭去的,我用放大镜一看,看见它们正在蜕皮,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慢慢的蜕皮。5月16日我发现我的蚕蜕了三次皮,而且还有40多只蚕3厘米了。5月20日这几天,我发现彩蚕的死亡率特别高,幸亏我没有把所有的蚕都为了喂了彩色饲料。彩蚕吐出来的丝是彩色的,这非常有趣。5月23日今天,妈妈看见我很喜欢蚕,就从网上买了20只卵,我的白蚕已经吐了一半丝,看来,它马上就能变成茧了。5月27日我的一个彩蚕结茧了,很开心。这一字一句无不透出孩子的心声。看着孩子的字字片段,听着孩子的句句话语。我感到我不仅是“蚕娘”,还好像是孩子们的“娘亲”,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研修日志:
让科学课焕发蓬勃生机
发布者:张恒忠 发布时间: 2012-6-10 13:07:24
在浩瀚的课改浪潮中,我只是浪尖上的一朵小花,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的出现,给作为教师的我一种无形的压力,也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来结合自身教学谈一谈对科学课的认识。 ?? 一、拉近师生距离,创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 在新课标中提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名学生,允许他们采用不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更加需要构建这样的思维环境,从而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思维。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放下架子,遇到问题与学生共同商量,以亲切的语言与之交流,借此引导他们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学《磁铁》时,在轻松的乐曲声中,我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一只用曲别针夹住的纸蜜蜂向学生提问:“谁能让这只蜜峰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我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我想:“我来试试,看行不行。”全班同学睁大了眼睛,等待着我的失败。当我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学生十分惊奇,我露出得意的样子问学生:为什么老师有这样的本领呢?学生们一下子“顿悟”:老师,因为你的手里藏着磁铁,是磁铁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