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结构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传感应用
刘松琴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
liusq@seu.edu.cn
纳米探针在生物检测、临床诊断、食品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1] 新型纳米探针的制备为发展新型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提
供了多种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用微乳法一步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钌联吡啶纳米粒子。粒子的高分散性及尺
寸的均一性使得钌联吡啶持续的包裹在二氧化硅里,利用二氧化硅大的比表面积
可以固定更多的抗体。这样制备的纳米探针通过夹心免疫的方法可以固定在电极
的表面从而用于灵敏的检测生物标记物。包裹在二氧化硅里面的钌联吡啶不会渗
透出来因为钌联吡啶和二氧化硅之间很强的静电相互作用,并保留了原有的光学
和电化学活性。二氧化硅的多孔结构使得溶液中的离子能够自由的进出和内部的
钌联吡啶交换电子。这种纳米探针可用于免疫检测和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测定和细
胞毒效应研究。[2]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甲胎蛋白的二抗按一定的比例共同固定在二氧化硅小球
的表面来制备纳米探针,制得的纳米探针通过夹心免疫的方法可以固定在电极的
表面。二氧化硅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免疫反应中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负载量从而实
现了信号的放大。电极表面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和电化学两种
方法进行了检测。跟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分别放大了61 倍和29.5 倍,
检测到的甲胎蛋白的范围分别是0.01-3 ng mL-1, 0.05-3 ng mL-1 。用制备的生物传
感器进行了临床血样的检测,所测的值与临床上所用方法测的值的误差在可以接
受的范围内。该方法为临床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3]
二氧化硅表面原位修饰高分子聚合物或量子点并进一步负载蛋白质二抗,可
构建高负载识别分子的纳米生物探针,实现对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同时检测,并
极大的提高检测灵敏度。[4]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赞助
参考文献:
[1] Tao H, Prakash D N, Daniel G, Xiao-Hong N X. Anal. Chem. , 2007, 79:
7708~7718
[2] Qian J, Zhou Z X, Cao X D, Liu S Q. Anal. Chim. Acta , 2010, 665, 32-38
[3] Wu Y F, Chen C L, Liu, S Q. Anal. Chem. , 2009, 81, 1600-1607
[4] Chen L Y, Chen C L, Li R N, Li Y, Liu S Q. Chem. Commun., 2009, 2670-2672.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in biosensor
Songqin Liu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liusq@seu.edu.cn
The nanoprobes posses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any areas such as biological
detection, clinical diagnosis, food and environmental detection.[1] The preparation of
new kind of nanoprobes provides new way for developing novel biosensor. This paper
was about nanoprobes’ preparat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理论分析和TOC法试探南宁推广非晶变压器的节能效果.pdf
-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战略规划——我国水电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规划探析.pdf
- 基于时空间行为数据的规划实施分析与优化策略探讨--以南京岱山保障房片区商业规划为例.pdf
- 基于输电线路故障数模的建立与应用.pdf
- 基于温度测量的分布式光纤渗漏监测技术机理探讨.pdf
-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pdf
- 基于项目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探索.pdf
- 基于行业特色的煤炭领域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pdf
- 基于雨水收集技术的可持续公园设计方法初探--以天津侯台公园为例.pdf
- 基于云技术的农村客户信用度层次分析模型方案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