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2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4 第四章 施工顺序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7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28 第六章 该工程的主要资源计划-------------------------28 第七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2 第八章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43 第九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51 第十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53 第十一章 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55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 在熟悉图纸和对施工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编写了《黄李尚城安置小区项目指挥部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过程中依据参考了以下文献: 1、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黄李尚城安置小区项目指挥部全套图纸。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注》(GB50223-2008) (一)施工测量 为保证建筑物轴线及砼墙、柱等平面位置的准确性,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测量工作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平面控制:本工地首级平面控制采用国家二级闭合导线网,控制网要覆盖整个场区,为便于施工导线点采用一高点,即平面坐标一高程。选在合适位置埋石点作为施工长久点。 高程控制:本工程高程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把高程引测到导线点上作为施工时高程的依据。水准测量采用DS1,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往返测量。 建筑物定位放样:平面控制采用矩形网控制,根据导线点坐标和建筑物角点坐标进行坐标反算,计算放样数据,采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放出各角点坐标,经核校,改正后,定建筑物主要轴线点,然后测设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点, 其它部分采用辅助法。 坚向控制采用内控法。内控系统要进行精确测距,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5秒,并进行严格平差改正后,埋设200×200钢板做好标记,在以上各楼层楼板上与该点相对应的位置留出200×200的予留孔,作为控制点垂直向上传递用,为提高投点精度,投点时仪器要进行精确校正,整平,水准管格值不能偏离1/10格,仪器照准再旋转一周取轨迹中心,并经校准无误后再进行楼层测量工作,要注意外控和内控之间的关系保持一致和相互核校。 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在首层的墙柱上标定出高程控制点,在每层的柱子或墙体浇筑完成后,向上传递高程,在室内柱子及墙体上定出+0.5m标高线。并弹墨线标明,以备室内地平线抄平和室内装修用。引测高程采用J1水准仪和50米钢尺,但对钢尺必须做加拉力,尺长、温度改正。并往返数次测量,确定标高传递的准确性。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要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或采用独高程系统。防止因水准基点的变动而影响观测成果。沉降观测点选在建筑物四大角及墙体柱子的轴线位置上。一般沉降观测点设置不大于20m,沉降观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主体施工阶段每增加一层荷载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沉降趋于稳定后每季度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速度≤1.0mm/100d),在施工过程中如建筑物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频次,每天或每周观测一次,并把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业主和监理。 沉降测量的原始资料必须及时整理,对超限部分要及时重测,直至满足测量规范要求为止,并绘制建筑物荷载、时间、沉降量回归曲线,沉降速度曲线和等沉降量曲线图,工程竣工后编制沉降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