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铝与稀硫酸反应的探究.doc
铝与稀硫酸反应的探究
本案例介绍的是我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学生经历了发现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并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其中,有过困难的遭遇和对困难的焦虑,有着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科学探究的切身体验。
【过程】
1、提出问题
2、假设
可能是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小于盐酸中氢离子的浓度;可能是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有保护作用;可能是Cl-能促进铝跟氢离子的反应;可能是SO42-阻碍了铝跟氢离子的反应。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表1:氢离子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 1克99.5% 铝箔与15毫升6摩∕升 HCl反应 ② 1克99.5% 铝箔与15毫升3摩∕升 H2SO4反应 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历时3分钟后,反应逐渐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约半小时后反应停止。 1克99.5% 铝箔与15毫升3摩∕升 HCl反应 ,约半分钟后反应加快,并产生大量气泡。 1克99.5% 铝箔与5毫升1.5摩∕升 H2SO4反应 几乎不反应,加热后反应,冷却后反应停止。 比较①②或③④氢离子浓度相等的盐酸、硫酸与铝反应的速率有差异。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不明显,而铝与稀盐酸反应现象很明显。比较①③,当氢离子浓度不相等时,反应的速率也不一样。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②④可以得出,浓度并不是影响铝与稀硫酸反应的主要原因。
对于假设(2),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是否是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于是设计了以下一组实验:
表2:去膜的铝与盐酸、硫酸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 将去膜的铝片(少量)与3摩∕升 HCl反应 ② 将去膜的铝片(少量)与1.5摩∕升H2SO4反应 起初能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 (注:去膜即用砂纸打磨铝片或先在小烧杯中用NaOH溶液将铝片的氧化膜除去。Cl-、SO42-Cl-、SO42-上呢?们设计了下组实验:
3:Cl-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 添加试剂 实验现象 ① 1克99.5% 铝箔与15毫升1.5摩∕升 H2SO4反应 不加试剂(对比) 几乎不反应,加热后反应,冷却后反应停止。 ② 1克99.5% 铝箔与15毫升1.5摩∕升 H2SO4反应 加入0.6克NaCl晶体(约0.01) 开始没有明显现象,5分钟后反应逐渐加快,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1克99.5% 铝箔与
15毫升1.5摩∕升 H2SO4反应 加入1.4克 Na2SO4
(约0.01) 几乎不反应。 从该实验我们发现,在②组硫酸中加入NaCl,铝与稀硫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放出氢气。而在③组硫酸中加入Na2SO4无明显现象。这两种盐中都含Na+,说明这种差别并非由加入的盐中的Na+引起,而是由阴离子引起,即Cl- 能破坏氧化膜,且能阻止溶液中氧化膜的形成,使H+与铝接触而发生反应。因此,铝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在溶液中加入含Cl- 的物质(如NaCl、盐酸等),促使反应的进行。书本上铝与铜跟稀硫酸的反应,可能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了含Cl- 的化合物,才产生如此效果。 而SO42-不能破坏氧化膜,或者说破坏氧化膜的能力没有Cl- 强,同时也不能阻止去膜的铝在水溶液中又重新形成氧化膜,从而使H+与铝原子不易接触,不利反应的进行。
表4:SO42-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 添加试剂 实验现象 ①
1克99.5% 铝箔与
15毫升3摩∕升 HCl反应 开始没有明显现象,约半分钟后反应逐渐加快,并产生大量气泡。 1克99.5 铝箔与
15毫升3摩∕升 HCl反应 1.4克 Na2SO4(约0.01) 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后反应逐渐加快,并产生大量气泡。 从该实验中我们发现,在②组盐酸中加入Na2SO4后反应的现象与①组不加Na2SO4的现象相同,说明SO42对H+与铝的反应并无阻碍作用。
4、得出结论
Cl-、SO42-的影响。1)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能被H+所破坏,还能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所破坏。不同的阴离子破坏能力不同,而Cl-对氧化膜的破坏能力较SO42-强。表现在两个方面:H+与铝原子直接接触,迅速反应生成氢气。
2)Cl-H+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铝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的原因。
(3)SO42-H+的反应没有阻碍作用,但破坏氧化膜的能力很弱,使H+与铝原子接触Cl-或其它强破坏氧化膜的离子存在为前提。
【反思】
这次活动中,学生触及到一些超出教学要求的知识(如Cl-对氧化膜的破坏能力较SO42-强),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止步,而是持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执意去探究未知,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和魅力所在。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把去膜的铝片投入稀硫酸中,期待着反应的发生,然而实验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我们困惑,但我们没有放弃努力。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