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二中2013届高三月练试题(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川二中2013届高三月练试题(四).doc

银川二中2013届高三月练试题(四) 历 史 第卷 (选择题 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妥协”。 (12分) 他(袁世凯)同起义各省在南京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同盟会领袖进行谈判。……(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民国,他就辞职,让位给袁世凯。几乎所有爱国者一致同意的是:中国必须有一个代表各省的议会;国家必须统一起来,以防止外国干涉(指日本)。……儿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南京被选为总统,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通过这一系列特殊的妥协,中国避免了一场持久的内战、一次下层阶级的起义和一场外国的干涉。??????????????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场“妥协”的认识。(1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德国的需要问题,我向他(指法国总理)说了和向外交部长(指法国财长博内)说过的同样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和博内选择的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自然永远要以得知德国的最后目标为条件。无论如何,他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过渡阶段明显地扩大其在奥地利的势力。 ——德国外交官访问法国巴黎后向希特勒报告的备忘录 材料二 我今天拜会艾登(时任英外交大臣)……他就个别问题作了如下的声明:……他告诉了法国,对奥地利问题,意大利比英国关心得多。而且英国人民也已认识到,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但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去求得解决。 ——俄国驻英大使对法外交部的报告 材料三 下图为1938年3月的德国疆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法两国对中欧的态度及原因和影响(9分) (2)观察1938年的德国疆域图指出其变化和当时的欧洲形势的影响(6分) 高三历史月练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 B 2.C 3.B 4.D 5.B 6.A 7.B 8.C 9.D 10.D 11.B 12.D 13.D 14.C 15.A 16.D 17.D 18.D 19.C 20.A 21.B 22.C 23.B 24.D 25.(1)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中原地区居民向南方迁移;内地向边疆地区迁移;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移民;一般是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少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性移民。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是出于对先进文化的向慕,而中原战乱使他们趁机入主中原;中原居民南迁主要是躲避战乱;内地居民迁往边疆是由于人口压力和政府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国内人口移居海外是为了躲避战乱以及远洋航行的发展。 (2)经济方面: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 政治方面:促进民族融合和边疆巩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化方面: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的扩散。 民族关系方面:促进落后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6. 第一层次:能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一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5分) 如赞同费正清或孙中山的观点,或独立提出其他观点。 费正清的观点:妥协符合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爱国者之间的成功合作,它避免了长期内战和外国干涉。论证:如妥协瓦解了清廷势力,导致清帝退位。 孙中山的观点:妥协是为形势所迫;是向反革命和帝国主义势力做出的让步;妥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论证:如妥协之后袁世凯掌握政权,后来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 其他观点与论证,略。 第二层次:能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多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7分) 如赞同费正清或孙中山的观点,或独立提出其他观点。 费正清的观点:妥协符合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爱国者之间的成功合作,它避免了长期内战和外国干涉。论证:如材料1表明参与妥协的阶层十分广泛,即使是孙中山也表示同意;妥协瓦解了清廷势力,导致清帝退位;民国初年维持了短暂的和平;袁世凯后来复辟帝制与这场妥协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 孙中山的观点:妥协是为形势所迫;是向反革命和帝国主义势力做出的让步;妥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论证:如妥协导致袁世凯上台,为后来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袁世凯是旧官僚的代表,不可能真正实现民主;等等。 其他观点与论证,略。 第三层次:能综合多个角度提出观点,并合理运用多则材料或史实进行论证。(12分) 观点:如,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妥协有助于早日结束帝制和内战,实现政权的平衡过渡,但也为后来北洋军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