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在草莓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pdf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8):41—44
JournalofHebeiAgiculturalSciences 编辑 杜晓东
生物技术在草莓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吴永杰,李玉生,赵艳华 ,吴雅琴 ,程和禾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 昌黎 o666oo)
摘要: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草莓新品种培育、无病毒苗木繁育、病 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提 出了今后生物
技术在草莓上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草莓;生物技术;无病毒;转基因
中图分类号:$6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09)08-0041-04
ApplicationStatusandDevelopmentofBiotechnology inStrawberryProduction
WUYong-jie,LIYu-sheng,ZHAOYan—hua ‘,WUYa-qin,CHENGHe—he
(ChangliInstituteofPomology,Hebei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Changli066600,China)
Abstract:Theapplicationstatusofbiotechnologyinnewvarietybreeding,virus—fleenursery stockbreedinganddisease
andpestcontrolofstrawberryissummarized.Thefuturedevelopmentofbiotechnologyinstrawberryisputforward.
Keywords:Strawberry;Biotechnology;Virus—free;Transgenetic
20世纪后期,草莓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 繁殖草莓优质种苗及遗传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目前 ,全世界草莓栽培面积 已超过20万 hm ,产
2生物技术在草莓新品种培育上的应用
量突破300万 t。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中国
草莓栽培面积达8.6万hm ,年产量约 130万t,种植面 我国虽是草莓生产大国,但主栽品种却多是从国外
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 l位。河北省草莓栽培面积约 引进,适应性和抗性均不理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草莓
1.5万hm ,占全 国草莓生产总面积的 1/5,面积和产 产业的发展。因此 ,加速育成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
量均居全 国首位 。 抗病草莓品种 ,已成为 1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草莓
伴随着我国草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存在 常规杂交育种技术育种周期长、选择效率低,近年来发
的问题 (如优质多抗新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 、重茬 展的现代生物技术为草莓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病害等)也 日渐突出,并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进一步 2.1 组织培养技术在草莓新品种培育上的应用
发展。而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 组织培养技术已在草莓倍性育种 、无性系变异和突
学在果树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和 变体诱导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逐渐成为草莓品
潜力。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草莓新品种培育、无病毒 良种 种改 良的重要手段。
快速繁育和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旨为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通过突变体筛选获得优
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良或特色新品种。Nehra等 研究表明,当培养基中生
长调节物质 (如 BA 和 2,4一D) 的浓 度分别达 到
1草莓生物技术的发展
20txmol/L时,可诱导产生 10%的矮化草莓植株。Faedi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起步较早 ,Miller等…首次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26个英文字母书写笔顺动态演示PPT课件.ppt VIP
- 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ocx VIP
- 信息科技开学第一课课件 _+聚焦春晚精彩瞬间.pptx VIP
- 调节与集合的相关性 相对调节和相对集合的关系.pptx
- 车道居中控制(LCC)功能简介.pdf VIP
- 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pdf VIP
-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1绪论.pptx VIP
- 《零食与健康》综合活动实践课课件(五年级上册科教版).pptx VIP
-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村卫生室常用药品配备指导清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