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综合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资料综合 经过不断的收集和积累,获得了一些资料,在此综合在一起。如能到对同行的工作有所帮助不胜荣幸,如遇纰漏和不足请多多包涵及指教。 目录 斑岩铜矿的含义 斑岩铜矿的一般特点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框架 经典的构造地质现象 矿物识别口诀 最实用的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常见围岩蚀变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特征 各种矿石图片欣赏 勘察技术手段及其合理利用 第一章 斑岩铜矿的含义 斑岩铜矿(包括斑岩铜钼矿),过去也称之为“细细脉浸染型铜矿”,是一种可供大规模开采的低品位铜(钼)矿床。其次生富集带早已被工业部门所利用。作为原生斑岩铜矿,则是从本世纪50年代才开始被列为铜(钼)矿的重要工业类型,而进行普查、勘探和研究的。 “斑岩铜矿”和“细脉浸染型铜矿”,实际上就其成因来看,它们多与斑岩侵入体有关,因而得名。在名称上,前者强调了斑岩的重要性;而“细脉浸染型铜矿”,则是强调了矿石结构构造上的特点。这里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细细脉浸染型铜矿”都是斑岩铜矿,因为也有同斑岩体没有直接关成生关系的“细脉浸染型铜矿”,也就是说,斑岩铜矿的矿石结构构造是细脉浸染状的,但是这种构造的铜矿,并不都是斑岩铜矿,如与火山岩有关的、与变质岩有关的某些铜矿等。区分这一点,在找矿实践上是很有意义的。 人们对斑岩铜矿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初,从美国西南部一些矿山工人那里叫出来的,在地质上被引用那还是在本世纪的四十年代,而发展比较快则是在六十年代以后。最初提出斑岩铜矿时,是针对与酸性斑状火成岩中含有浸染状铜矿而言的,它包含了成因方面的意义。后来有人则将其扩大为凡是可供大规模露天开采的低品位铜(钼)矿床,不论其成因如何均称之位斑岩铜(钼)矿,这样它又失去了原地质上的成因意义。现在多数人认为,它属于铜(钼)矿床的工业类型之一,应给予它一定的成因含义: 它是一种主要与钙碱性的浅成—超浅成相的中—酸性的斑岩侵入体(包括潜火山岩)有关的,可供大规模开采的低品位(一般为0.4—0.8%)的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并常伴有角砾状地质体或角砾岩筒。如果矿山附近只有火山岩,而无斑岩侵入体的则不能称之为斑岩铜(钼)矿。 斑岩铜矿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斑岩侵入体密切相关,有一定的成生关系。这种斑岩体应是“侵入式”的,而不是“地层式”的,这样就可以将那些与火上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划分出去。 斑岩铜矿的成因,多数应属中—高温热液矿床。正岩浆晚期成因的可能有,但从现有矿区实际资料来看,矿例很少。还是称斑岩铜矿适当,有利于地质找矿和评价;也便于开采部门使用,比过去那种含义不明确的热液矿床名称为好。 所谓“斑岩型矿床”,就不限于斑岩铜矿或斑岩铜钼矿床了,它是与斑岩侵入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低品位矿床的总称,如斑岩金矿、斑岩钼矿、斑岩钨矿、斑岩铀矿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章 斑岩铜矿的一般特点 斑岩铜矿多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亦有小的)低品位铜矿床,是国内外最重要是铜(钼)矿工业类型之一,它他在各类铜矿床的总储量中占50%以上。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约占62%,世界上产同最多的五个国家中有三个——美国、智利、秘鲁均以斑岩铜矿类型为主,90%以上的储量和产量都来自斑岩铜(钼)矿床。在苏联,近几年来斑岩铜矿也列为主要的铜矿类型之一,截止1967年,其产量约占铜的总产量的21.9%。菲律宾在1972年斑岩铜矿床只有15个,矿石储量仅有10亿吨,占铜的比例并不大,而到1975年为止,已找到了34个矿床,矿石储量为30亿吨,铜储量几乎全部来自斑岩铜矿。又如加拿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铜主要来自铜镍矿床,斑岩铜矿只占极少比例,但五十年代以后,由于在西部发现了较大的斑岩铜矿,目前已知有30多个矿床,矿石储量占这个国家铜储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斑岩铜矿的经济意义是很大的。近年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斑岩铜矿寻找工作发展很快,储量增长迅速。从1960年到1972年得十二年中,国外发现了40个大、中型斑岩铜(钼)矿床(其中金属储量超过300万吨的新矿山就有11个),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就占了22个,即占55%。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广泛引起国内外地质工作者重视的原因所在。 表1 国外斑岩铜矿成矿带(区)规模统计表 (据160个矿区统计) 规 成 模 矿 带 特大型 (铜金属量大于 300万吨) 大型 (铜金属量50— 300万吨) 中、小型及重要矿点 (目前探明储量小 于50万吨) 太平洋成矿带 南北美洲大路边缘成矿带 19 33 26 西太平洋岛弧及加勒比海成矿带 4(西太平洋岛弧区3处) 9(西太平洋岛弧区5处) 16(西太平洋岛弧区12处)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 3 7 22 歇古—鄂藿茨克成矿带 2 6 13 合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