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补遗资料。 2.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3.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和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 我公司既有的科研成果、先进施工方法和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 我项目部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和检测设备等。 二、施工说明 我标段首件电缆槽工程选定隧道左幅LK182+650~LK182+680段,衬砌类型为Ⅴ级围岩浅埋段衬砌。 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编制了电缆槽施工方案,在得到驻地办和总监办的批复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电缆槽施工方案进行了首段电缆槽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做为施工总结的编制依据,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做为以后电缆槽施工参考依据,基本达到进行首段电缆槽施工的重要意义。 三、施工人员情况 合同段首件电缆槽工程主要人员分工明细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工作职责 备注 1 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人 2 工程部长 施工技术 3 安监室主任 安全生产 4 试验室主任 试验检测 5 工程部副部长 质检工程师 6 隧道队队长 现场施工 7 技术主管 现场技术 四、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混凝土运输车 10m3 4 2 振捣棒 HJB35A 2 3 拌和站 JS750 1 五、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㈠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㈡施工过程 槐尖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电缆槽混凝土衬砌为C25混凝土。由于影响电缆槽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实施,本段作为我标段隧道工程电缆槽的首件工程,更对以后的电缆槽施工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因此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施工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严加控制,施工后及时总结,最终达到首件工程资料实、工程实体美、工程成品优良。 电缆槽施工先施做电缆槽铺底混凝土,再施做侧壁混凝土,电缆槽采用分段左右侧同时施工,模板用组合钢模板,电缆槽盖板预制。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人工养护。 1.电缆槽施工工序如下: 测量放样→电缆槽与矮边墙结合面凿毛→基底清理→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注→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及缺陷修补→电缆槽盖板预制及安装。 电缆槽施工采用定制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项目部拌合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插入式振动器捣固。电缆槽身混凝土要分层浇注,由于电缆槽在侧壁厚度仅有15cm,振捣,用φ25钢筋插捣密实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模板,使附着在模板上的气泡逸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平整,无气泡和蜂窝麻面产生。关键工艺控制 2.1 原材料及混凝土品质控制 2.1.1 原材料 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使用,特别是地材和特种材料更要把好检验关。碎石宜采用反击破碎石,碎石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筛孔尺寸,保证碎石的形状和级配。 2.1.2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选-12cm,在保证混凝土可的情况下,宜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避免混凝土泌水。 2.1.3 外剂的选用 适量掺加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其流动性。 2.2 混凝土灌注 2.2.1 灌注顺序 混凝土采用分层、左右侧交替对称浇注,浇注过程要连续,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1.5h则按施工缝处理。 2.2. 保证混凝土灌注连续性的措施 a.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储备充足的易损件,做到设备有用有备;加强机械设备操作手现场培训和设备检修保养。 b.建立作业前的设备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2.3混凝土捣固 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以保证混凝土密实辅以木锤模外敲振以抑制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产生。灌注过程中严禁用振动棒拖拉混凝土。 2. 拆模 按施工规范采用最后一盘封顶混凝土试件现场试压达到的强度来控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时拆模。 2.混凝土表面缺陷整修 拆模后,若发现缺陷,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处理。 a.气泡:采用白水泥和普通水泥按衬砌表面颜色对比试验确定的比例掺拌后,局部填补抹平。 b.表面颜色不一致: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