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doc
北京市区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3.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右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A或a基因
4.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结实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5.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能量数值(大卡/米2·年)
动物种类 摄取量(I) 同化量(A) 呼吸量(R) 生产量(P) 收割蚁(植食) 34.50 31.00 30.9 0.10 小蜘蛛(肉食)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 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 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C B. 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单质的还原性:B A D. 原子序数:B A C D
8.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3SCN-Fe(SCN)3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9.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 Y一定呈气态
C.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反应后溶液pH 甲 0.1 0.1 pH= 9 乙 c1 0.2 pH=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c1一定大于0.2 mol·L-1
B. 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 + A-
C. 甲反应后溶液中:c(Na+) c(OH-) c(A-) c(H+)
D. 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c(HA) + c(A-)
12.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 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 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pdf VIP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 VIP
- 2025年财会类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旅游咨询项目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江西鹰潭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留置看护勤务辅警8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浅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与监管——以蚂蚁金服为例.doc VIP
- 旅游咨询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0181】46页PPT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蓝图(豪华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