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0.8C-0.4N三元合金淬火马氏体表征.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e-0.8C-0.4N三元合金淬火马氏体表征.pdf

第 33卷 第 5期 电 子 显 微 学 报 V01.33.No.5 2014年 10月 JournalofChineseElectronMicroscopySociety 2014—10 文章编号:1000—6281 2014 05~392—07 Fe一0.8C.0.4N三元合金淬火马氏体表征 洪 悦 ,田 磊 ,伍翠兰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辨电镜中心,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08F钢薄片 厚0.25mm 经700℃一720℃盐浴碳氮共渗3h后直接水冷,其扩散层为均匀的Fe .8c一 0.4N合金。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电子显微镜和透射 电子显微镜等对Fe-O.8C-0.4N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淬火组织中同时存在块状残余奥氏体、隐晶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珠光体/贝氏体组织。Fe一 0.8C-0.4N马氏体组织主要形态为细小板条状,且在板条 内部存在许多斜贯穿板条的孪晶,这些孪晶可分为平直型 微孪晶或者弯曲型孪晶。Fe-0.8C-0.4N马氏体与原奥氏体之间晶体学取向关系符合K-S关系。 关键词 :F一C—N合金;马氏体; Js关系;碳氮共渗 中图分类号:TG142;TG113;TG161;TG156.8;TG115.2l5.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1000-6281.2014.05.003 人们对Fe—C合金马氏体相变非常熟悉,且对不 计和熔炼得到快速发展 。RawersJC 对于高 同碳含量的淬火马氏体以及回火马氏体的显微组织 压熔炼高氮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对熔炼后的高氮 和力学性能均有较全面的了解 』。Fe—C合金马氏 钢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做 了较系统的探 体相变机制为切变型相变,其形态主要有板条马氏 讨,但没有深入研究Fe.C.N三元合金马氏体组织的 体和片状马氏体,其中片状马氏体片又可以分为透 精细结构,尤其缺乏纳米尺度的显微组织表征。 镜型和薄片型。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每一种形貌 相对于 Fe—C合金,Fe—C—N合金 由于氮原子的 的马氏体均有着独特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和亚结构特 引入,其化学成分和马氏体形成温度均有改变,因而 征 “J。从形成温度看,板条马氏体往往在相对较 Fe.C.N马氏体有其独特性 ¨。但到 目前为止,鲜 高的温度形成,在原奥氏体晶内形成的板条马氏体 有文献阐述Fe.C。N淬火组织的精细结构。本文对 根据其取 向和大 小可分为三级结构 :板条群 08F钢薄片进行700cC~720 盐浴碳氮共渗 3h, packet 、板条束 block 、板条片 1ath 。通常一个 样品心部获得成份均匀的Fe.0.8C一0.4N合金,然后 原奥氏体晶粒内会形成几个取向不同的板条群。板 对 Fe一0.8C一0.4N合金淬火组织进行详细的TEM研 条群内存在一、两种相互平行的板条束,而板条束 内 究,发现Fe—C—N淬火马 氏体主要形态为板条状,且 含有大致平行排列的细长的马氏体板条。马氏体 内 其 内部贯穿着几个纳米厚的片条组织。另外 ,Fe.C— 部存在高密度 的位错缠结,位错密度高达到 10 N淬火组织内含有大量的块状残余奥氏体 ,且块状 m 的数量级。板条马氏体与奥氏体的取向关系近 残余奥氏体会继续发生马氏体相变。因此本文不仅 似满足Kurdjumov-Sachs K-S 关系,其惯习面接近 有利于增强人们对FeC—N合金宏观性能的理解 ,也 于奥 氏体 111 面。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碳氮共渗扩散层马氏体相 当碳钢中加入氮原子后,就形成了Fe—C—N三元 变,为碳氮共渗工艺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合金。氮在钢中可以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固溶在铁基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体中,也可以与铁原子形成多种第z-?~N,显著改善钢 的力学性能 J。此外氮原子的引入还能增加 自由 本实验使用的材料是厚度为0.25mm的优质 电子的浓度,改善钢的耐蚀性能 ’。相对于碳原 08F低碳钢带 含碳量为0.08% ,将其切成5emx 子,氮原子在奥氏体中能更好地增强奥氏体的热稳 10cm矩形钢片。样品经过去油处理并酒精清洗 定性,从而降低奥氏体的转变温度_8J。近年来,基 后,在 700oC~720oC进行盐浴碳氮共渗处理 3h。 于氮原子在钢中的这一系列强化作用,高氮钢的设 随后直接将样 品水冷至室温。盐浴成分为 CO 收稿 日期:2014—05—1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No.座机电话号码,No.座机电话号码 . 作者简介:洪悦 1989一 ,男 汉族 ,湖南人,硕士.E·mail:hongyue座机电话号码@126.COIII 通讯作者:伍翠兰 1969一 ,女 汉族 ,湖南人 ,教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