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的生产工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化学结构式 二、药理作用 本品为广谱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对百日咳、砂眼、细菌性痢疾及尿道感染等也有效。 三、发现 1947年 第一个采用全合成方法合成的抗生素 四、异构体 苏式与赤式 含两个不对称碳的分子,若在Fischer投影式中,两个H在同一侧,称为赤式,在不同侧,称为苏式。 差向异构体 两个含多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异构体,如果,只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则这两个旋光异构体称为差向异构体。如果构型不同的不对称碳原子在链端,称为端基差向异构体。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可能路线 苯丙基 + 其它基团 苯乙基 + 一个C + 其它基团 苯甲基 + 引入2C + 其它基团 苯环 + 引入3C + 其它基团 可推测 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原料:苯甲醛或对硝基苯甲醛 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原料: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针对手性,要考虑一下问题 1、采用刚体结构的原料或中间体。 具有指定空间构型的刚体结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不易产生差向异构体 2、利用空间位阻。 3、使用具有立体选择性的试剂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一、对硝基苯乙酮法 沈家祥路线 原料:乙苯 步骤: 硝化、溴化、成盐、乙酰化、羟甲基化(缩合)、还原、拆分、二氯乙酰化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优点 起始原料价廉易得 各步反应收率高、技术条件要求不高 连续进行,不需分离中间体,简化了操作 缺点 第一步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 硝化和氧化两部的安全操作要求高,产生的硝基化合物毒性较大。 存在劳动防护和三废治理问题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二、苯乙烯法 1、以苯乙烯为原料经α-羟基-对硝基苯乙胺 步骤 氯代甲醚化、硝化、胺化、酰化、氧化、缩合、还原、拆分、酰化 优点 苯乙烯价廉易得 合成路线较简单,且各步收率高 连续化的硝化工艺可保证收率高、耗酸少、生产过程安全 缺点——胺化收率不理想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2、以苯乙烯为原料经β-苯乙烯以Prins反应 Prins反应 烯烃与醛(甲醛)在酸催化下生成1,3-丙二醇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优点 合成路线短 前4部的中间体均为液体,节省分离、干燥和运输设备 有利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 缺点 需要高温(250℃) 需要高压(10MPa) 需要高真空下减压蒸馏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三、肉桂醇法 原料:苯甲醛 步骤 缩合、还原、加成、缩酮化、拆分、硝化 优点: 最后引入硝基,对位体的收率高达83% 缺点 硝化反应需在低温下进行。 乙苯和苯乙稀的来源不成问题 肉桂醇的价格是苯乙稀的32倍 前两种适合国内生产 第三节 生产工艺及其过程 一、对硝基乙苯的制备(硝化) 1、工艺原理 产物有:邻位、对位和间位硝基乙苯,二硝基乙苯 注意事项: 硝酸用量不宜过多,硫酸的脱水值(DVS)不能过高,控制在2.56。 DVS是混酸中的硝酸完全硝化生成水后,废硫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比。 需要良好的搅拌及冷却设备 第三节 生产工艺及其过程 2、工艺过程 配料比:乙苯:硝酸:硫酸:水= 1:0.618:1.219:0.108 混酸的配制 注意加料顺序、控制温度、酸配比 反应 硝化罐——旋浆式搅拌 先加乙苯,后滴加混酸。 控制温度 反应1h 后处理 分层 水洗残留酸,碱洗酚类、水洗残留碱 第三节 生产工艺及其过程 蒸馏 减压正出乙苯和水 分馏 减压分馏——顶部馏出邻硝基乙苯 塔底的高沸物再减压精馏得对硝基乙苯 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副产物生成,如邻位、二硝基化合物、酚等,甚至爆炸 处理方法 搅拌 有效冷却 第三节 生产工艺及其过程 配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硝酸的用量不宜过多,避免产生二硝基乙苯 乙苯质量对反应的影响 乙苯含量要高于95% 外观、水分等指标要符合质量标准 安全问题 防爆、防腐蚀 配制混酸和硝化反应时中途不能停止搅拌和冷却,如中途停电,应立即停止加酸 蒸馏完毕,不得在高温下解除真空放入空气,以免热的残渣(含多硝基化合物)氧化爆炸 第三节 生产工艺及其过程 二、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副反应 游离基反应 链的引发 连的增长 链的终止 二、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 2、工艺过程 配料比 对硝基乙苯:空气:硬脂酸钴:醋酸锰=1:适量:5.33×10-5: 5.33×10-5 加料 通空气、搅拌 定期化验反应液中的含酮量与含酸量 反应终点:当含酮量由最高峰开始下降 稍冷、卸料 80-90℃下缓缓加入碳酸钠饱和水溶液调至pH7.8-8 冷却至室温,冷冻至-3 ℃结晶过滤 二、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 溶解、15%碳酸钠调pH7-7.5,冷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