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案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QQ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摘要: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目前采用室内试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办法,本文介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1.前 言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级配集料和较低的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以及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经振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它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见表1),能够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和降低工程造价。 表1             与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比较 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 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 1)可用沥青路面摊铺机进行施工; 1)车辙较少; 2)施工可不用模板,简单、快速,能缩短工期; 2)抗磨耗性好; 3)经济性优越,估计初期投资费用节约15%~40%; 3)耐油性好; 4)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少,干缩率小,可扩大接缝间距,利于行车舒适; 4)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 5)初期强度高,养护期短。 5)重交通的厚层结构,初期投资费用有可能较省。 2.工程概况   QQ国道梅河口至海龙段始建于1986年,路基宽12m,路面宽7m,原路面面层采用沥青贯入式和人工铺筑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式建成。建成后,路面相继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难以满足当地交通的需要,决定1997年进行路面结构的改建,采用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 3.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 3.1 试验原材料   (1)水泥:红梅425#普通水泥;   (2)碎石:粒径5~20mm,表干比重2.63g/cm3,压碎值8%;5~10mm含35%,振实容重1617kg/m3;   (3)砂:产地梅河,细度模数3.16,表干比重2.59g/cm3,容重1360kg/m3;   (4)粉煤灰:Ⅱ级干灰,产于吉林梅河口发电厂;   (5)外加剂:吉林省松脂皂引气剂(DH9S),掺量0.0002%;木钙(MG)掺量0.25%。 3.2 试验目的   选定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几个主要参数,即单位用水量(W);基准胶凝材料用量(C+F1);石 子填充体积率(Vg)及粉煤灰掺量(f,%)。 3.3 考核指标   混凝土稠度(改进Vc值);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尺寸10×10×40cm3,龄期7d和28d)。 3.4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如表2),各配合比除因素、水平变化外,其他试验条件均相同。试验方案及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 表2            因 素 与 水 平 水平 因素 A.(W)(kg/m3) B.(C+F1)(kg/m3) C.(Vg)(%) D.(f)(%) 1 101 300 80 10 2 106 270 76 20 3 96 330 72 15 表3          正交试验方案及混凝土配合比 试验号 试验条件 配合比(kg/m3) W(kg/m3) C+F1(kg/m3) Vg % f % W C F S G MG DH9S 1 ①101 ①300 ①80 ①10 101 270 60 743 1302 0.75 0.09 2 ①101 ②270 ②76 ②20 101 216 108 805 1237 0.675 0.081 3 ①101 ③330 ③72 ③15 101 281 99 821 1171 0.825 0.099 4 ②106 ①300 ②76 ③15 106 255 90 776 1237 0.75 0.09 5 ②106 ②270 ③72 ①10 106 243 54 889 1171 0.675 0.081 6 ②106 ③330 ①80 ②20 106 264 132 660 1302 0.825 0.099 7 ③96 ①270 ③72 ②20 96 240 120 848 1171 0.75 0.09 8 ③96 ②330 ①80 ③15 96 230 81 770 1302 0.675 0.081 9 ③96 ③ ②76 ①10 96 297 66 790 1237 0.825 0.099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1)试验结果汇总于表4。   (2)直观分析 各项考核指标的直观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3)回归分析   根据表3的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对影响显著的因素建立有关考核指标的多元相关经验式见表7。   多元回归检验结果的说明:   ①t≤1,无显著影响;   ②1<t≤2,有一定影响;   ③t>2,有显著影响。   综合表5和表6的分析结果可见:   ①用水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改进Vc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