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论文: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震反应性态评估初探
【中文摘要】高耸林立的建筑群体组成了一个城市的美丽面貌,但是突如其来的破坏性地震往往给美丽的城市带来重大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的恰恰是原本美丽的建筑物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防震减灾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应基本具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要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就如何定义和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本文在分析总结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其震害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地震灾区都江堰中国移动电信大楼为例进行建模计算,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反应分析方法来研究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问题。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方法简介。考虑到建模的需要,简要介绍结构的分析模型以及结构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于该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单元模型以及抗震分析的基本方法;2.基于结构强震反应观测数据的数值...
【英文摘要】Groups of high-rise buildings lined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of a city, but the sudden devastating earthquake made the beautiful city cause major damage and many casualties, brought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state, so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s clearly. In 2004,the China State Council announced the a long-term target that China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defense of M6.0 earthquake and the seismic basic intensity action, and the capacity to reduce the earthquake disasters of metro...
【关键词】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震反应性态评估 反应谱 时程反应分析 层间位移角
【英文关键词】high-ris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sponse spectrum time-history response analysis story drift ratio
【目录】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震反应性态评估初探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4
1.1.1 结构抗震能力的研究和发展
10-11
1.1.2 高层框剪结构受力特性
11-13
1.1.3 高层框剪结构震害特点
13-14
1.2 基于性态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
14-16
1.2.1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
14-15
1.2.2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15-16
1.2.3 基于性态的抗震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形势
16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6-18
第二章 框剪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简介
18-30
2.1 结构模型分析
18-20
2.1.1 结构模型分析
18-19
2.1.2 单元模型
19-20
2.1.3 恢复力模型
20
2.2 抗震分析基本理论
20-21
2.3 框剪结构协同工作原理
21-28
2.3.1 框剪结构计算简图
21-22
2.3.2 框剪结构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22-26
2.3.3 框剪结构刚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26-28
2.4 本章小结
28-30
第三章 基于强震反应观测记录的框剪结构算例分析
30-56
3.1 模型建立
30-42
3.1.1 模型基本情况
30-35
3.1.2 模型材料本构关系
35-40
3.1.3 有限单元模型的选取
40-41
3.1.4 ABAQUS 计算方法
41-42
3.2 分析模型的确定
42-43
3.3 模型可靠性保障
43
3.4 模态分析
43-48
3.4.1 模态结果及分析
43-46
3.4.2 结构自振特性合理性验证
46-47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