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瑰宝------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doc
人类瑰宝------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前 言
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课题的重大成果。繁昌人字洞是本攀登专项唯一心发现的早更新世的文化遗址,也是迄今所知的欧亚大陆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其在考古学上和第四纪地质和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遗址部分8个遗址之一,其史学和科学价值已渐入人心,有次也引出了一些时需待探讨的问题。人类起源与文化起源关系、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早期新世哺乳动物区系及古环境变迁等都需要今后长时间的研究,只有铢积寸累,才能一步步地达到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我国有发育的晚新生代陆相沉积和堆积。它们具有层序连续、沉积类型复杂的特点,其中尤以洞穴、裂隙堆积分布甚广,记录了一系列地质、生物事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信息。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举世属目的北京直立人第一个头盖骨,稍后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制品,一些骨制品,多层灰烬层和丰富的其它用火遗迹,引起国际史前学界的极大关注,确立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人阶段的存在,为当时人类亚洲起源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奠定了我国在古人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德籍美国学者魏敦瑞(F.Weldenrelch)结合非洲、欧洲及东南亚、大洋洲的人类化石,提供了多地区起源的假说。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亚洲包括中国在内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的发现没有重大突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非洲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惊人的发展。1959~1960年玛丽·利基(Mary Leakey)及其研究小组在坦桑尼亚发现的“能人”化石,随后非洲东部各国陆续发现许多重要而非常有价值的南方古猿和早期人类化石。尤其是1996~1998年由世界13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埃塞俄比的阿法(Afar)盆地阿瓦什(Awash)等地点发现了南方古猿惊奇种(Autralopithecus garhi)和若干有明显的人工切割及打击痕迹的骨制品,但却无石制品的发现;据埋藏地点火山灰的同位数测年研究为距今2.5Ma。这已进展使早期人类进化及演化关系、伴生文化遗存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类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又一重要的化石证据。尽管人类非洲起源说或单元论一逐渐被许多科学家所接受,但亚洲起源说和多中心说并没有悄然淡出,中国所发现的众多古猿化石仍使我国成为重要的热点研究地区。
古人类进化理论和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有两大热点:一是发生在古近纪、新近纪的一系列生物进化事件;另一个是发生在第四纪的重大事件及现代人的起源。随着新的化石地点或遗址的发现,大量资料的积累无疑会促进相关理论的探讨和释疑。
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亚洲尤其是青藏高原及东部地区曾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进化的发祥地。众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我国境内生存着与人类近亲的高等灵长类,有着适于古人类生存的地质、气候环境。寻找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探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生的非常重要的课题,虽然至今我国尚未发现能够确切证实属于早于200万年的人属化石,但信哦那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境内还是发现了几十处早更新世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址;尤其是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距今200万年左右的人类活动遗址,如重庆巫山龙骨坡、安徽繁昌人字洞、湖北建始龙骨洞,其中建始龙骨洞发现的人类化石与印尼爪哇魁人(Meganthropus paleojauanicus uon Koenigswald,1941)很相近,以及湖北郧县“”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及其文化遗存;还发现了古近纪和新近纪的高等猿类的化石,如江苏溧阳和山西垣曲古近纪曙猿、云南禄丰石灰坝的禄丰古猿、云南元煤的元煤古猿、江苏泗洪新近纪的醉猿、安徽繁昌新近纪的上新古猿;另外还发现了重庆巫山遗址、广西柳城“巨猿洞”和田东么会洞早更新世“似人似猿”的化石。中国境内这些重大发现和研究进展的公布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后浓厚兴趣。亚洲,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地区又成为“追溯早期人类演化及其文化遗存至关重要的地区”。
我国境内发现的众多高等猿类化石、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和富有特色的生物群充分说明中国古人类进化、文化遗存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动物群的演变、扩散室一项复杂的过程,它们无一不与气候转型时期相关联。刘东生、丁仲礼(1999)研究认为环境变化、季风气候的形成可能对人类进化及其遗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控制、调节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在上述背景和基础上,未来探讨人类起源、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存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等问题,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和领导下,为期5年的以邱占祥院士为首的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