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广告与民俗学基本知识 一 民俗养成 二 民俗控制 三 民俗符号 广告的方法 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商品、事物或观念所作的任何形式的非人际介绍及推广。 广告面对的,主要是广大的中下层人民,即主体的俗民。 案例:煤油灯的推销策略。 “大宝”的广告成功方法。 广告与民俗的关系 广告的目的是使受众接受自己的宣传与观点,而不是引起他们的反感。 广告人必须了解受众的风俗及心理需求,所策划的广告使俗民喜闻乐见。 广告不能触犯俗民的禁忌。 广告不能违反传播地的有关规定。 案例: 一 民俗养成 1、俗民(Folk),包括了个体和群体。各国对俗民所指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指的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大众百姓。 2、个体与群体 个体指俗民中的个人、俗民群体中的个体。他在特定的群体中常常分担着一定的民俗角色。 两人以上组合成的俗民社会结构,就是群体。这一组合如果是一老农(或老妇)与他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互为对象的关系进行讲民间故事的民俗活动,老人就是民俗的传送者,孙辈就是民俗信息接收者。 3、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个体的出生及与出生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个体只能和他所处的社会类别、阶级阶层的特定日常生活环节相关联。 个体本性屈从于群体共性,又有差异性。 个性本性的发展与群体性的逐步扩展相协调,产生了和外村相对立的“我们村”的意识和情感,这种意识和情感进一步发展为“老乡”的观念。扩展的脉络如图: 我们家——我们村——我们镇——我们县——我们省——我们国——我们民族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就是认同感。从外表、到语言、到习俗……有时还有利益的关系。 个体语言(遵守群体习俗规范) 二重性 4、 习俗惯制 习俗惯制即约定俗成。惯制,一般可理解为与惯例同义,它指普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模式。 5、 习俗化 习俗化指任何个人从他所出生的环境中开始对习俗惯制的适应过程,也是群体对他们的成员个体施以习俗惯制的养成过程。即养成教育。 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人类社会原初,任何个人都出生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中,该群体在生存与生活实践中首先约定了自己的习俗惯制体系。 一、生产习惯; 二、社会生活习惯; 三、语言、交流的习惯。 从婴儿开始个人习俗的自然养成 少女管束的习俗 习俗既定的规范对人提出种种要求和期望 完善自己,满足习俗的要求。 民俗角色在生活中的榜样作用 男女有别习俗 男女同浴 衣、食、住、行习俗 再嫁与守节的选择 东阳教授博士乡,湖北黄岗将军县 习惯穿裙与从不穿裙的对比 二 民俗控制 民俗有着控制意义。这种民俗控制和社会控制共同构筑了规范社会,两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就包含着越轨和反越轨、冲突和制裁等各种矛盾冲突。 民俗控制包括隐喻型、奖惩型、监测型、规约型、诉讼型、禁忌型等共六种类型。 民俗控制方法简介 1、 隐喻型。用虚拟的或记实的人物形象作比喻,展开叙事情节的母题进行行为的预警教育,从而达到控制行为人的目的。 包括在民间长期和大量流传的神话、传说,各类型故事,带有讽刺意味、教育意义的各时代的寓言和笑话等。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狼外婆》、《巧媳妇》等。 2、 奖惩型。是民间对行为后果给予的评价和批判。包括表彰奖励的,斥责惩罚的。通过两种对立态度和方式引导人们循规蹈矩。 民间推举:汉举孝廉 明清举孝妇 朝廷表彰:命妇 命名(明钟氏“四节里”) 奖励:记入典籍:烈女传 族谱 树牌坊:贞节坊 孝子坊 口碑:潜移默化中干扰人们的行为 沉潭 黄表纸闷杀 惩罚: 火烧 绞刑 其他祠堂家法。 民俗控制的奖惩均和传统社会的官方奖惩相贯穿而成为系列。“民不举,官不究”,宗族处置不下,诉之于官衙。 3、 监测型。是在未发生行为或在行为进行中检测监督的一种控制机制,是有针对性的对民俗角色行为的或明或暗的日常管理。或称为习俗环境中的社会监控。 彝族少女的换裙仪式(彝语“沙拉洛”),对少女的性交往是一种有效监控。 4、 规约型。以俗民群体制定约束成员行为的各种约法条例为标志的控制手段。有称习惯法的(家规、族规、村规、行规、帮规、民约、民间宗教教规),有称不成文法的(未经国家立法程序予以制定),民间所有口头的或书刻为文字的规约都属于不成文法。 如古时历代或明或暗承认的“七出”条,据《仪礼·丧服》《大戴礼·本命》《烈女传》《宋鲍女宗》等记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货物配送问题.doc VIP
- 01-Introduction-to-Psychology-补充-心理学与你-苏彦捷.doc VIP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5年初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光伏电站运营与维护管理手册.docx VIP
- (2023正式版)JBT 7901-2023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doc VIP
- 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类-旅游大类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一例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恐高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docx VIP
- 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13款经典福克斯车主手册解读.pdf VIP
- 哈希HACH-TL2300浊度仪 中文完整版 用户手册-操作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