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实验对比.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5): 1649-165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实验对比
1, 2, 3 2 3 2 2
李英杰 ,胡小贞 ,胡社荣 ,年跃刚 ,赵斌
1.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
摘要:2006年9月,根据营养水平和种植水草的差异设计了6个浅水湖泊模拟系统,实验用水草为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inn. )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在15个月实验期间,通过多次监测各系统的景观外貌和水质,对草、
藻型湖泊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草、藻型系统分别对应清水和浊水2种状态,景观外貌差异
很大。(2 )水草可使湖泊系统维持在清水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使富营养化湖泊维持在清水状态;但是水草腐烂分解
等也可使水质迅速恶化,甚至引起湖泊草、藻状态的转变;关键在于,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系统内水草能否健康生长。
(3 )由于营养和生产力水平低,贫营养系统的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较小,草、藻型系统间的差异不明显,DO变化范围分别
-1 -1 -1 -1
为8.1 ~14.4 mg·L 、7.5 ~11.6 mg·L ,pH 8.71 ~9.89、8.25 ~9.22 ,TP 0.006 ~0.012 mg·L 、0.006 ~0.053 mg·L ,TN 0.11 ~
0.71 mg·L-1 、0.10 ~0.83 mg·L-1 ,NH4+-N 0.01 ~0.17 mg·L-1 、0.01 ~0.26 mg·L-1 ,PO43--P 0.002 ~0.012 mg·L-1 、0.000 ~0.008
-1 +
mg·L 。(4 )由于水草和藻类的大量生长等,中营养与富营养系统湖水的DO 、pH 、水温和NH4 -N的日变化明显,日变化
曲线呈“⌒”形,且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于水草向底泥中输氧气等原因,与藻型湖泊相比,草型湖泊水中TP、TN和NH4+-N
的浓度较低,PO43--P浓度较高,草、藻型系统的TP均值分别为0.16、0.51 mg·L-1 ,TN 1.30、8.32 mg·L-1 ,NH4+-N 0.19、0.43
-1 3- -1
mg·L ,PO4 -P 0.07、0.01 mg·L 。
关键词:草型湖泊;藻型湖泊;富营养化;日变化;季节变化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09 )05-1649-06
水草和藻类是湖泊中的2 类主要初级生产者, 放在滇池 863 实验站室外。实验时间2006 年 9 月
它们相互抑制。随着湖泊的生态演替,二者此消彼 -2007 年 12 月。实验初始水深44 cm ,泥厚15 cm。
长,使湖泊在景观外貌上表现为藻型或草型。理论 为防止浮游生物被阳光杀灭,用黑色塑料布遮挡玻
上,草型和藻型都是浅水湖泊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 璃缸底部;为了防止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及保持水
状态[1] 。近百年来,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在世界范围 位,缸顶盖一玻璃盖子,但保留 1 cm×19 cm 的空
内普遍发生[2-3] ,许多湖泊由沉水植物丰富的清水状 隙通气;为保持系统内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