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doc
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一、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背景知识教育,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使得学生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总结起来,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 另外还有称呼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上有“赵同志”“黄经理”“李老师”等称呼,以示尊重对方,如我们的学生常常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这并不符合英语称呼表达习惯,在英语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的。笔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教材第三册Lesson 14中见过有“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表达,而事实上“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会感到莫明其妙,这一点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指出。又如该书Lesson 34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称呼习惯套用英语的现象,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人称“Uncle Smith”“Aunt Bush”,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一般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致谢和答词 一般来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这样听起来会觉得相互关系比较生疏,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在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常常以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如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说:“哪里,哪里。”(“where?where”)或“过奖了”(“You are over praising me”),而此时英语国家人常常会感到你在质疑他的判断力而感到十分尴尬。又如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常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It is my duty.I ought to do that”),英语国家人听了会认为你的帮助不是出于本心,只是鉴于你的职责而已或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You are welcome.It is my pleasure.Not at all”等,才是最得体的回答。 3.个人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及对方年龄、婚姻、收入、宗教信仰等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在与英语国家人日常交往时对于这些问题应主动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例如在牛津英语小学三年级教材Unit3中就有问及对方年龄的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向学生特别作出一些说明。还有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有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之嫌而不受欢迎。 4.介绍 牛津英语小学三年级教材“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实际上英语国家人在日常交际中却鲜有使用,他们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等,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对方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在打电话时,英语国家人一般会先自我介绍,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问对方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 5.思维方式 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对于别人送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