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Pt对电极电化学行为影响.pdfVIP

苯并咪唑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Pt对电极电化学行为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并咪唑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 Pt 对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汤英童 潘旭 戴松元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 E-mail:mars_dark@) 铂(Pt)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贵金属, 纳米尺寸的Pt粒子因为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和较高的 比表面积,通常被用作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 中通常使用吸附有 Pt纳米颗粒的掺F SnO2 (FTO) 导电玻璃作为电池的对电极[1~3] ,虽然也有使用碳等其它材料对电极的 报道,但就效率来看目前仍以Pt对电极为好。在Pt 电极的催化反应过程中,通常认为物质的吸附或脱 附过程等是反应的主要控速步骤;但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认为I - - 3 /I 的扩散 是电极反应的控速步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研究I - - 3 /I 在Pt对电极/ 电解质界面反应,本实验用到的薄层电池是结构为Pt 电极/ 电解质/Pt 电极。首先在电解质A(含有0.7 M 的LiI和0.1M 的I2 的甲氧基丙氰溶液) 的薄层电池中,在只改变扫描 速度的情况下做一系列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氧化还原峰电流(ip)和扫描速度(v)之间有良好的线性 关系。根据如下方程[4]: 2 2 1 n F 1/2 * 1/2 ipc =−ipa 1/2 AvDO CO t (1) 2π RT - - - 可以推断出I3 /I 在Pt对电极/ 电解质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受I3 的吸附控制的。这和通常的Pt催化氧化 还原反应时一致的。但染料敏化太阳电解质的组分中,除了电解质A所含的组分外,通常还会加入 [5~7] 苯并咪唑(BI )作为暗电流抑制剂 。在加入0.5 M 的BI 的电解质B 的薄层电池后,在只改变扫描速 度的情况下做一系列循环伏安扫描,氧化还原峰电流(ip)和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1/2)成线性关系,根据 Randles-sevcik方程[8,9]: 1/2 * ⎛ nF ⎞ 1/ 2 1/ 2 i KnFAC D v (2) p O ⎜ ⎟ O ⎝2RT ⎠ 可推断I - - - - 3 /I 在Pt对电极/ 电解质界面的反应变成了扩散控制。由于电解质中I 的浓度远大于I3 , 所以可 知I - - - 3 /I 在Pt对电极/ 电解质界面的反应是受I3 的扩散控制的。 0.1 0.7MLiI+0.1MI2 in MEP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