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修辞手法1.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复习   ——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定义:诗歌中常称之为“比”。“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 起兴 借代 比拟 排比 反问 练习1 练习——比喻 夸张 设问 对仗 反复 互文 用典 解题思路: 1、判断修辞手法。 2、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般来讲:修辞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使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优美。用典还可以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3、运用……修辞,使景物…特点更加……,烘托了……的气氛,表达作者……的感情。 * 比喻 比拟 起兴 借代 夸张 对仗 设问 互文 用典 反问 排比 反复 例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练习 定义:“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作用: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例句: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练习:下列哪一句没有运用兴的手法?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例句: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练习:下列哪一句没有运用借代的手法?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 例句: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练习:下列哪一句没有运用比拟的手法? 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排比句式的运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活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例句: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曹植《白马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乐府诗《长歌行》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6、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9、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借喻 比拟 夸张 反问 比喻 反问 比喻 借代 对仗 设问 比喻 排比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6、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卫风· 氓》 2、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孔雀东南飞》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是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4 1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   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例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特点:词性相同,词义相类或相反。律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