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夫之情景论谈杜甫、李白和王维的月趣诗.pdfVIP

以王夫之情景论谈杜甫、李白和王维的月趣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第4期 船山学刊 No.4,2008 Chuamhan (rest.totNo.70) (复总第70期) Joumal 以王夫之“情景论谈杜甫、李白 和王维的月趣诗 韦巍1 于东军2 (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ill充637002;2、哈尔滨第九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由于世界现、人生观的不同,“月”在杜甫、李白和王维的诗中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就表现出很大 的差异。以王夫之的“情景论”为依据,杜甫、李白和王维月趣诗的意境当分别属于“景中情”、“情中景”和 “情景妙合无垠”的审美范畴。 关键词:王夫之;情景论;杜甫;李白;王维;月 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8)04-0024-03 成熟作家尽管风格多样。是矛盾的统一体。但在表现 端在生情。写情必寓子景。三者实不易分辨得清楚。“思苦 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式和方式中仍然体现了他的主导格 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戎昱《秋月》)。如果我们仔 调。这种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是作家个人独特的世界观、 细追寻诗歌中一些常用意象的设置.也许就能够察觉到 艺术观、以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如李白“耐 诗人视境中世界的不同:杜甫和李白月趣诗的艺术境界 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洒脱俊逸的道家风骨。杜甫“大庇 分别属于“景中情”和“情中景”的审美范畴.而王维月趣 天下寒士俱欢颜”悲大悯人的儒家情怀.王维“人闲桂花 诗的艺术境界则属于“情景的妙合无垠”的审美范畴。(当 落。夜静春山空”空灵宁静的佛家修为。作为大家,李、杜、 然,我们划分的依据是根据李、杜、王月趣诗所表现出来 王都对“月”情有独钟.但月在他们的诗中却营构出了不 的主体风格,而不拘于个别诗的独特性。侏光潜先生曾指 同的艺术境界。 出“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冈即心灵抒写的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家如刘勰、王昌龄、张炎。王国维等,都 必须-q生动的物象栩联系。具有形象可感性.才形成诗的 十分注意情、景关系的研究。其中以王夫之的“情景论”最 境界。我们就从“月”意象着手。分析李、杜、王月趣诗的意 为细致。王国维首标“境界”,把境界一分为二:“有有我之 境美。同时。这也对具体地阐释王夫之的“情景论”有一定 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 的意义。 色彩。元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11 王国维对。境界”的阐述可谓新颖、别致,但他所言的“有 一、杜甫的月趣诗:景中情 我之境”实包含“情中景”和“景中情”两个范畴。正如王夫 之所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 所谓景中情,指诗人在外界物境的刺激下。感tittt 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凡此类。知者遇之;非 荡,借着对物境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内心之情绪。诗人 然,亦鹘突看过,作等闲语耳。”[21“情中景”、“景中情”和 的情感隐含在现实的物象之中。明写景,暗抒情。 “情景妙合无垠”是王夫之论情景生成的三种范式。写景 杜甫出身世代书香,常以“穷儒”自命。他有着强烈的 收稿日期:2007—10—12 作者简介:韦巍(1982一),女,黑龙江大庆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 :l:东g(i9Sl-),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第九中学。 一24— 万方数据 “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 的月意象的描写,而是包含杜甫一生的情感波澜。 风俗淳”就是其巨大的人仕抱负。杜甫一生关注生民的疾 苦和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