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doc
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①唱歌《阿西里西》②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 堂鼓、小钹、木鱼的其他演奏方法 彝族风土人情 第二课时 欣赏《转圆圈》 ①随着欣赏曲《转圆圈》哼唱部分词句②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①随着《转圆圈》的音乐,即兴表演动作②用堂鼓等为《阿西里西》作伴奏 ? 第三课时 欣赏《踢踺子》 唱歌《拔河》①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②合着音乐表演踢踺子的动作 ①歌表演《拔河》②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设计伴奏 ? 第四课时 ①欣赏《布老虎》②活动《士兵进行曲》 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表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 另行设计动作表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 布老虎的民俗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2.继续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
(二)具体要求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
2.认识堂鼓、小钹、木鱼,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
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进行曲》设计动作。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兵进行曲》。
2.投影仪。
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二)文字图片材料
1.图片、各种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图片。
2.节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阿西里西》、《拔河》两首唱歌曲目、欣赏曲目《转圆圈》、《踢踺子》、《布老虎》及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组成,其主题是儿童们快乐的游戏。这一贴近儿童生活、易为儿童所接受和表现的题材,必将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在儿童游戏歌曲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阿西里西》和《转圆圈》都是十分典型的游戏歌曲,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继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诸方面得到锻炼,特别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更是处处有空间和机会,例如探索堂鼓、小做木鱼的非常规演奏方法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练习,学生们很可能想出一些连教师也想不到的演奏方法来。例如《拔河》中的领唱和齐唱;音乐活动壮兵进行曲》,不仅要求学生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律吻合,而且还要求学生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利的。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单元的难点:
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衔接与配合。
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
3.《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容易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
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比较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时仍然有一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
(三)音乐材料分析
1.《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这首歌曲从结束音上来看是宫调式,但从第1、3乐句来看,显然具有微调式的特点,因此,这首歌曲具有调式交替的特点。
2.《转圆圈》
这是云南少数民族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只有两处用了 la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
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3.《踢踺子》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管弦乐曲,是老一辈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作,全曲取名《中国儿童玩具》,由《踢踺子》、《抖空竹》、《放风筝》、《布老虎》四首短小的管弦乐曲组成。《踢踺子》是其中的第一乐章。
乐曲的主题由木琴奏出,轻盈活泼,将孩子们踢毯子的神态生动地勾画出来:
由大军鼓、三角铁、铃鼓、木梆子、马锣组成的节奏音型更增添了活泼欢乐的气氛,小提琴用跳弓、顿弓,在不同的音区重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节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doc
- 第五节 苯 芳香烃.doc
- 第五讲 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doc
- 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之一.doc
- 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doc
- 第八章 假设检验习题.doc
- 第八章 几种特殊的图.doc
- 第八章 强化和反馈技能 返回.doc
-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自我测试.doc
- 第八讲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试.doc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2025年技术应用与产业协同发展报告.docx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在航空航天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报告.docx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助力产业升级:2025年行业应用研究报告.docx
- 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在国防科技监测中的应用报告.docx
- 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政策与法规研究.docx
- 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报告.docx
- 艺术版权保护:2025年数字艺术创作与交易平台策略研究.docx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在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中的应用研究.docx
- 航空制造工艺2025:新一代战斗机关键技术升级与应用趋势报告.docx
- 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突破与未来研发趋势深度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