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文化的地学解读--以泰山为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 山 文 化 的 地 学 解 读 ——以泰山为例 王雷亭1 彭淑贞2张伟2魏云刚1李海燕2 1.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2.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摘 要 本文以泰山地学背景为基础,分析了泰山文化中的典型文化——史前文明、封禅文化、民俗文 化、三重空间文化。结果表明,泰山文化中典型现象出现的背后都有着它极其浓厚的地学背景。泰山地 区的史前文明发展与繁荣主要与泰山及周边地区适宜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具有密切联系。封禅文化的出 现与泰山独特的区位和海拔优势关系密切。石敢当文化是在泰山岩石性质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的崇拜观 念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 “镇物”文化。三重空间文化与泰山地区构造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在为名山文 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充分发挥地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等特性,挖掘名山文化的地学渊源,促进名山文 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关键词 名山文化;泰山;地学解读 年前的泰山运动,岩层褶皱隆起、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混合岩和花岗岩, 形成了泰山基底,并作为鲁中古陆核的一部分,露出海面。同位素测年显示其岩石地质年龄在20 亿~30亿年。在泰山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探测到了带有37.2亿年地球年龄信息的锆石,将泰山 的“年龄”推近地球上山脉年龄所能达之极限。 1.2海陆演变期 距今6亿年的古生代初期,随华北地区的大幅度沉降,在泰山古老变质岩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层 2000 ria厚的海相地层,即寒武一奥陶纪的石灰岩和页岩。距今4亿年中奥陶世末的加里东运动,使 古泰山缓慢上升再次成为陆地。早石炭世后,周围地区时海时陆,至海西运动古泰山持续上升,进 入大陆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泰山地区基本上属丘陵地形。 1.3今泰山形成时期 距今1亿年左右的中生代末燕山运动时,在泰山南麓产生NE走向的泰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不 断遭受风化剥蚀,古老变质岩重新出露地表,形成今日泰山之雏形。 现今的泰山山势和地貌特征是在新构造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 继续抬升,泰前断裂活动达到高潮,并在泰山南坡形成中天门断裂和云步桥断裂,造成泰山南坡的 三大台阶式的雄伟险峻山体。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rn,是华北平原东部山东丘陵中最高的山 峰,与其相邻的诸山都低于泰山400—500m,与华北平原相对高差在1300m以上+。从泰城至山顶, 且,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下,泰山南坡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绝壁陡崖(老 平台、黄石崖)、深沟峡谷(傲来峰)、倒石堆(后石坞)等随处可见,加上三大阶梯式的山体形 态,不仅使泰山在整体气势上雄伟庄重,而且在自然景观上也是步步有景。如龙潭飞瀑、天柱峰 等,在岱顶则形成为世人称赞的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和黄河金带)。因 此,泰山的自然特征造就了泰山在古今人们的心目中顶天立地、至高无上的观念,成为古人精神上 和心理上的神山、圣山,留下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诗经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孑L子日:“登泰山而小天下”。先人宏大而精巧的构思,使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合二为一,成为 世界上首例人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世界名山。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 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 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可以说,离开泰山的地学背景, 就不可能有泰山的名山地位。 2泰山文化地学解读 2.1灿烂的古代文明 考古学研究证实,在旧石器时代的大约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间,泰山周边有“沂源猿人”在 此生存,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大致同期。在大约距今5万年左右,人类进化到智入,泰山 周边的新泰乌珠台也发现智人牙齿化石。 进入新石器时代,泰山周边先后出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 化,已经挖掘的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遗址就有1954个,形成了以泰山为中心的泰山文化圈,成为 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新石器文化最为繁盛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则分别为 泰山南麓的大汶口遗址和北麓的章丘龙山镇。这些古文明在泰山周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晚新生代以来,对中国和东亚而言,在地史发展中有4件大事:青藏高原的崛起、东亚季风的 形成、黄土高原的出现、人类的诞生。这4件大事对泰山及周边地区的自然、文化的演变也具有革 命性的作用,影响泰山到曲阜到邹城峄山这一区域,是泰山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