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TS-WLAN垂直切换优化策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MTS-WLAN垂直切换优化策略.pdf

维普资讯 2007年第 11期,第4O卷 通 信 技 术 Vo1.40,No.11,2007 总第 191期 Comm unieationsTechnology No.191,Tots1ly UMTS—WLAN垂直切换优化策略 毛 旭, 陈前斌, 唐 伦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 【摘 要】随着移动Internet用户对IP:lk务宽带无线接入需求的急剧增长,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无线局域网(WLAN) 的融合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移动IPv6快速切换与基于隧道的快速切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边隧道的优化策 略,来实现UMTS-WLAN两种接入网络之间的无缝垂直切换.利用MN的旧转交地址截获并缓存由cN送往MN的,fC..1e分组,然后通过 在旧接入路由和 目标网络接入路由间预先建立的双向边隧道将分组重定向到新的网络。 【关键词】移动性管理;双向边隧道;垂直切换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07)11-0180-03 An OptimalSeamlessVerticalHandover Strategy for U^S—WU Networks MAOXu,CHENQian—bin,TangLun (KeyLabof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 [Abstract]Interworkingissuesbetween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and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 have become a greatmatter of interestas the demandsofmobile Internetusersfor broadbandwireless accesstoIP servicesrisesharply.Thisra ticle, incombinationoffastmobile IPv6handoverandbi—directional edgetunnelhandovertechnologies,proposesanoptimalseamlessverticalhandoverstrategybasedonbi—directional edgetunnelforUMNS—WLAN networks.whichmakesuseof theoldcare—of-addressofMN to interceptandcatchthe packetsfromthecOrrespOndentnodetothemobilenode,andthen redirectsthe interceptedpacketsthrough the pre—established tunnelbetween theold accessrouter andthenew one inthe tra getnetworkto thenew network. [Keywords]mobilitymnaagement;bi—directionaledgetunnel;verticalhnadover 0引言 用于下一代无线网络IP层的移动性管理。然而,这些协议都 移动计算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表明,移动性管理Ⅲ 存在缺陷:它们无法保证无缝通信,而且不支持实时通信。 依然是一项前沿的研究领域。一方面,未来移动用户将采用不 另外IETF还建议采用基于移动IP的预注册与过后注册方案米 同的接入技术,因此,必须解决各种接入技术的互连与互操作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