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侵犯财产罪 分则第五章 重点罪名 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盗窃罪;诈骗罪; 侵占罪;职务侵占罪 抢劫罪 一、基本构成特征(与其它罪的界别) 二、转化型的抢劫 三、加重犯(及其既遂与未遂) 四、其它特殊问题 一、基本构成特征(与它罪的界别) (一)基本构成特征 1. 客体:双重(复杂):财产权+人身权 2. 主体:年满14周岁的精神正常的自然人 3. 客观:两个“当场”(“去力”+“取财”) 4. 主观:直接故意 ——核心、关键的知识点 (二)客体的界别 与盗窃罪的区别 例1:一醉汉卧倒路旁,甲路过,搜其身取财2000元而去。何罪? 例2:某人被他人打昏在地,乙路过,搜其身取财2000元而去。何罪? 例3:丙某为强奸某女,将其打昏,强奸后,见某女的提包,打开,取财5000元。 例4:丁某强奸某女,事毕,见某女提包,打开,取财5000元。某女害怕,不语。 例5:赌徒张某,与李某等人赌博,输红了眼,愤而从将输掉的钱全部抢回。如何定性?设:张某拿出手枪,将参赌人身上钱全部洗劫呢? 例6:杨某欠赵某1万元,一直借口拖欠未还达一年之久。某日,杨某刚从银行取款(2万元)出来,被赵某碰见。赵某一把揪住杨某,抢走1.2万元(声称2000元为利息和损失费)。如何定性?设:拖欠达2年有余,依法已过诉讼时效呢?设:赵某将杨某的2万元全部抢走呢? (二)主体的界别 设例3中,行为人为15岁,何罪? 设例4中,行为人为15岁,何罪? “恶少”戊某15岁、己某17岁,常常在中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截住学生,采取扇耳光、言语威胁的方式,索要10元至数十元不等。何罪? A. 抢劫罪 B. 敲诈勒索罪 C. 寻衅滋事罪 D. 抢夺罪 (三)客观的界别 关键点:两个“当场”,且皆针对同一被害人 其一,当场“去力”(侵犯人身权),即令被害人不敢反抗(主观“去力”,如持刀枪威胁),或不能反抗(客观“去力”,如捆绑、打昏、杀伤或杀死) 其二,当场“取财”(侵犯财产所有权) 例7:蔡某见某妇女孤身一人携其幼子,上前夺其子,声称:如不交出钱财,则害其子,该妇女为保其子,舍财。蔡某何罪? 例8:王某见张某很富有,某日,威胁张某:如不给予10万元,便害其子。何罪? 例9:陈某见黄某很富有,某日,将黄某劫持,威胁、打骂,逼其“贡献”20万元。黄某无奈答应,并带领陈某前往其办公室,从保险柜中取出20万元给陈某。陈某何罪? 例10:甲乙二人欲盗窃某商店,深夜来到现场,见两个路人坐在该商店门口抽烟闲聊。甲乙上前,让两人“快滚开”,双方发生口角,继而甲乙持刀将两人刺杀。两人逃离后,甲乙进而进入商店盗窃财物近万元。 关于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 例11:林某等人冒充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并“罚款”数万元。如何定性?如果林某等人冒充的是联防队员呢?设:被抓的赌博人当场反抗,林某等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呢? 例12:巫婆胡某对王某说:你家中了邪气,会死人;你出4000元,我可驱之。王某惧,当场予之。 例13:甲乙丙三人先请丁某吃饭,并在其酒中下安眠药,然后诱骗其打麻将,趁其昏昏欲睡之际,赢丁某的钱。开局半小时,丁某睡着。三人将其钱款全部搜走。 例14:刘某,长途货运司机,来到路边一餐馆准备用餐,一看菜单,比一般餐馆贵不少,于是转头欲走。餐馆出来两个彪形大汉,揪住刘某声称:不吃也得吃,不然“扁你”。刘某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点了两个菜。吃罢,餐馆老板还另外索要500元的保安费。刘某不给,两个彪形大汉出来,一顿拳脚,刘某只得给钱走人。如何定性? (四)主观的界别 直接故意,并以劫取财物为目的 例15:杀手甲,受乙雇佣,将丙杀死。事毕,甲见丙随身携带的物品很值钱,想“不拿白不拿”,于是将财物据为己有。问:甲乙二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例16:张某为了劫财,力图“干净利落”,采取先将人杀死然后取财的方法,作案若干起。如何定性? 例17:侯某蒙面劫财,事毕,其面纱脱落,为了防止被害人报警指认,干脆将被害人杀死。 例18:谢某为了劫财,防止被害人呼叫,将其嘴鼻捂住,导致其窒息死亡。如何定性? 二、转化型的抢劫 (一)携带凶器抢夺的(267条“准抢劫”) 1. “凶器”: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以及为了犯罪而携带其它(具有杀伤力)的器械 2. 如果有证据证明不是为了犯罪而准备的凶器,不认定为抢劫——无需“显露” 3. “显露”凶器的,定抢劫 例1:张三为了劈柴购买了一把斧头,置于背包中,回家途中,见小贩李四正在数钱。张三见财起意,趁李四不备,夺钱而逃。 (二)事后抢劫 269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定抢劫罪。 1. 先前行为:是否要求够罪?否。只要有严重情节即可,如接近数额起点、入户或公交上、致人轻微伤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