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北茗饮三泡台和中医药文化.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方米,有前殿、石狮、正殿等,并有清代所塑武之望像,后陆续损毁,今仅存1917年《临 潼武氏重修宗祠碑》,藏于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 陕西的石刻医方 石刻医方是古人把有关医学知识和医药效验方剂凿刻在岩石上的一种创造性文化艺术形 式,可保存、传播和普及医药知识。陕西地区较早的石刻医方,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华山莲花 峰上的“固齿方”。耀县药王山石刻是我国石刻医方最多且完整保存至今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 单位。在药王山殿有碑亭,陈列《千金宝要》碑、《海上仙方》碑等,有较高的医学学术和书 法艺术价值。 我省现存石刻医方主要有《千金宝要》碑(藏耀县药王山)、《海上方》碑(藏耀县药王 山)、《灵祜记》碑(藏耀县药王山)、大荔医方碑(藏大荔朝邑镇岱岑庙)、《经验备录碑记》 (藏陕西中医学院),另有《妇人胎前产后药方》、《汤泉洗病时辰碑》等碑拓片流传。 联系方式: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 西安市西华门4号(710003) 029 电话 邮箱:JzLl003@163.com 西北茗饮三泡台与中医药文化 潘文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50) I摘要】西北的三泡台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盖碗茶文化在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之后与当 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的产物。三泡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为是一种口感极佳的饮品,它自 身所具有的保健作用和内在蕴含的中医药文化价值更是我们需要发掘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三泡台;中医药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大江南北,家家有茶,户户品茗,客来敬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 德。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的不同,饮茶习俗也各有差异。在南方各种凉茶颇为盛行,而 在西北,很多人则更喜欢喝一种叫“三泡台”的药茶饮。 从三泡台的传统饮用方式上讲又可称“盖碗茶”,民间亦称“盅子”,上有盖,下有托盘, 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此种饮品一年四季皆宜,因为它根据人的体质、口味差异 和四季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可进行配料上温热寒凉的灵活搭配,中医药养生特点在它身上有着 突出的体现。 1三泡台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三泡台的历史可追溯到盛唐时期。据考证,是由当时西JII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 ∞。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使用易烫手指,于是崔宁之女就发明了用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为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 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使用得到了很大的便利。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 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于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亦称“盖碗茶文化”)就在 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 南方乃至西部。 229 这种盖碗茶文化在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 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由此奠定了现在西北三泡台的基础。 2三泡台的饮法与文化内涵 确切地说,盖碗茶不是一种茶,而是泡茶的器具和茶的一种饮法,它的喝法也很“高档”, 比较讲究④。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25种之多,一般按其选型可分为碗、 盏、壶、杯等几类,其中碗居其首位。三泡台器具主体是一只茶碗(茶杯),上加一个碗盖(杯 盖),下附一个衬碟@。所以盖碗是由茶碗、掌盘和盖子三个部件组成。掌盘是碗的底座,其 作用有两点,一是喝茶时不会烫手,二是溢出的茶水会盛于其中,不会洒于人身。茶盖则刚 刚嵌入茶碗内,除了盖于茶碗之上防止尘物掉入茶中和热气散发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刮” 件,若要茶汤浓一些,就用茶盖对茶水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波翻浪起,沉于碗底的糖、 枣、荔枝、葡萄干、茶等许多东西被带起。轻刮则茶淡,重刮则茶浓,其妙无穷。同时,茶 盖还可抵制茶叶进入口内。因此,喝盖碗茶的技巧重在一“刮”。所以,老百姓把喝盖碗茶又 叫“刮碗子”或“刮盅子”。 从茶具材料来看,盖碗有瓷制的,也有用铜、白银和景泰蓝掌盘的,还有玉制的,一套 精制的盖碗,更具华丽和富贵。作为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将“天、地、人’’的大概念融入日常生活是盖碗茶的神秘之处, 因此品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