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方案
论证报告
设计题目: 1FMJ-800型地表残膜回收机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5 年 3月 1 日
目次
1 地膜使用……………………………………………………………………………3
2 残膜回收……………………………………………………………………………3
2.1残膜回收方式……………………………………………………………………3
2.2残膜回收机械……………………………………………………………………3
2.3几种残膜回收机…………………………………………………………………4
3 主要设计参数………………………………………………………………………6
论证结果………………………………………………………………………………7
参考资料…………………………………………………………………………… 8
1地膜使用
地膜覆盖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农业生产以来,因其可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粮食产量而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广泛的推广应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试验、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随着一系列地膜技术的推广,应用覆膜技术种植的作物已从最初的蔬菜、棉花等少数几个品种扩大到了玉米、烟草、果林苗木以及花卉等数十种,覆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薄膜使用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地膜使用量的增大,残留地膜也越来越多,残膜捡拾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 残膜回收
2.1残膜回收方式
由于残膜在土壤中不易降解,若不及时回收,一方面会形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和损害,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目前,残膜捡拾有人工和机械二种方式,人工捡拾劳动强度大、费时且效率低;相对于人工捡拾,使用机械对残膜进行回收,可以克服人工捡拾的不足,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残膜拾净率,是残膜回收的有效方法。受经济条件以及现有残膜捡拾机适应性差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残膜捡拾仍以两种方式结合为主,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安全机械化捡拾是我国农田残膜回收的必然趋势。
2.2残膜回收机械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O年代起,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日本、美国等国家对残膜回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研制出不同类型的回收机具。英国主要采用悬挂式回收机,工作时铲齿将压膜土耕松,将薄膜回收到金属网上,回收后的薄膜经清洗干净后备用;日本使用的地膜强度较大、且其覆盖周期短、加上土壤较为松软且易揭膜,因此日本对残膜回收处理的效果较好;法国主要使用卷筒式回收机,将回收的地膜卷在卷膜筒上,已备后用。
国外所用的农用地膜厚度大约0.01—0.05mm左右,其抗拉强度大、不易破碎、易回收且可重复使用。此外,发达国家从环保角度出发,开始研发推广新型覆盖地膜 ,如生物降解地膜、光降解地膜、光学生物双降解地膜等。降解地膜使用后经一段时间会自动分解,形成无害物质融人土壤中,但由于价格等因素的原因,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从今后地膜回收的生态效益来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
我国地膜的使用情况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农用地膜普遍较薄,地膜厚度大约在 0.005~0.008 mm左右,抗拉强度较低、易氧化且不易回收;另外,由于覆盖周期长,地膜老化严重,易呈碎块状;并且新旧地膜并存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农田残膜主要以碎片的形式分布于土壤浅层,并随年限的增长而逐渐下移。据
调查,残膜置留在0~10 cm耕层处的占 71.8%,10~20 cm耕层占 22%,20~30 cm处占 6.3%。因受到耕作和覆膜等因素的影响,残膜碎片多呈水平、倾斜、块状等多种形态存在,由于农田残膜置留的特性,使得地膜回收机呈现多样性。我国的地膜回收机于1982年开始研发,现已研制发展了几十种机型。
2.3 几种残膜回收机
残膜回收机种类颇多,但性能各有千秋。下面将对比较常见的残膜回收机做以介绍,分析其性能差异,最终选出一种性能最佳的机型。
①耙齿式残膜捡拾机。其结构由机架、动力传动机构、起膜机构、捡膜机构等各部分组成。其主要机构是一组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耙齿 ,一般没有残膜的收集装置。工作时,残膜被耙搂集一起,并由人工处理,随意放置地头或焚烧。此类捡拾机容易被残膜、残茬 、土壤所堵塞,堵塞后耙齿工作深度降低,严重时机具会架空从而失去残膜捡拾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