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61042
姓名:宋博
学号:6104231
指导老师:李治平、刘鹏程、
鞠斌山、康志宏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61042
姓名:崔晓寰
学号:6104218
指导老师:李治平、刘鹏程、
鞠斌山、康志宏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CUGB油藏开发设计书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第二章…………………………………………………………储量计算及产能评价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及井网井距论证
第五章…………………………………………………………开发指标计算
第六章…………………………………………………………经济评价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第一章 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一 构造特征
1 构造形态
1.1 由图CUGB油藏砂岩顶面构造图分析得知:此构造模型为南西至东北向平缓,南东至北西方向较陡的背斜构造,在南东北西方向分别被两条大的断裂所断开,断层对圈闭的影响也很重要,由此,该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2 构造的参数
长轴长度:L长=26*0.6km/3.5=4.45km
短轴长度:L宽=11.2*0.6km/3.5=1.9km
L长:L宽=4.45:1.9=2.3:1
因此,该背斜为短轴背斜;
1.3 构造走向
背斜为南西至北东方向
断层为从南西至北东方向,位于背斜北西翼的断层在延伸方向上有所偏转
1.4 构造顶面缓坡平缓度:
L长=13.2*0.6/3.5=2.26km;
sinA=0.13/2.26=0.056
A=2.86deg 约为3度
陡坡平缓度
L长’’=5*0.6/3.5=0.86km
sinB=0.13/0.86=0.15
B=8.6degree
2 圈闭研究 (如图)
圈闭面积=3.975平方公里
圈闭闭合高度=150m
划分圈闭油水界面:
根据知指导书资料2,C3井在4900.0—4930.0段R=3.7,在4930.0—4940.0段R=0.6,底层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高阻油层和低阻水层在4930.0处划分。从此,油水界面定位于从测井平台为基准的4930.0m深度。
另外,根据指导书资料3,4,5中,资料5中对4930.0—4940.0m进行测试,产水。
可以进一步确定油水界面在平台基准下的4930.0m。
但是构造图是以海拔为基准,平台高出地面6m,地面海拔94m,所以平台基准的4930.0m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3断层研究
3.1 断层走向为南西向北东方向延伸,断层的倾向则平面上垂直于走向为北西—南东向。断层倾向于背斜切割关系的判断:断层外部的断块海拔较低,背斜上升,所以偏北西翼断层向南东倾,倾向为北西。而偏南东方向的断层向北西倾,倾向为南东向。
命名偏南东方向的断层为断层1,偏北西方向德断层为断层2
断层1的断距:h=[(0.51km)*(0.51km)-(0.1km)(0.1km)]^(1/2)=0.5km
由图可知断层1在地层5000m就开始发生断裂,断层类型为走向断层。图为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由于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在-4830m,所以断层1的封闭性与油藏无关。
断层2的断距h2无法确定,在地层-4770m以下就开始发生断裂。
断层走向与地层方向垂直,断层为垂向断层,由于资料不足,勘探出一初级阶段,所以断层2的封闭性暂时不能准确确定,计算过程中计为封闭性断层计算。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矿物组成
指导书14
成分 石英 长石 岩屑 泥质 灰质 含量 76% 4% 20% 5% 7% 确定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粒度组成:指导书15
粒径mm 10 10-5 5-2 2-1 1-0.5 0.5-0.25 0.25-0.1 0.1-0.01 0.01 含量% 0.49 1.29 3.23 3.05 12.72 36.55 29.5 9.14 4.03 根据《油层物理》109页粒度组成分布图及累计分布图,可以确定该砂岩的分选性,分选程度较好。
矿物粘土含量及组成:指导书16
成分 平均粘土 高岭石 绿泥石 伊利石 蒙托石 含量% 3.93 75 8 15 2
由此,该背斜油藏的储层类型可定为砂岩储层,以粒间孔为主。
孔隙度根据指导书2,三个井的平均孔隙度=(0.2+0.1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