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ppt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审美关系:主体为什么要这样改造客体,主体按照美的尺度来审视。依求真、求善、求美达至审美境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A 唯物论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现代“高仿品”骗过文物泰斗 A 能动的反映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不可知论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A.可知论学派 B.不可知论学派 C.唯理论学派 D.经验论学派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 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 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 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 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 A 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 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 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 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其一 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其二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P6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1、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2、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 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 从实践到认识 P68 (一)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表象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映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感觉 硬! 红! 甜! 圆! 感性认识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1、 从实践到认识 P68 1、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P68 1、 从实践到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私人实战图谱.ppt
-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对比.ppt
- 科学人杂志中英对照知识库Scientific American Online.ppt
- 科普地质学复习要点.doc
- 科研申请范本.ppt
- 秦岭构造带.doc
- 移动应用开发复习.doc
- 移动通信操作系统综述 第五章.ppt
- 稠油开发调研整理.doc
- 稠油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_赵丽莎.pdf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北京市海淀区六年级下册期末卷及答案.pdf VIP
- 石家庄市2025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4.1树与二叉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docx
-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课件.pptx
- 商法学 课件( 马工程) 第8--11章 证券法---破产法.pptx
- 济宁三号煤矿8.0 Mt-a新井设计 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技术浅析.docx VIP
- ASUS华硕ROG - 玩家国度机箱ROG Z11 OLED editionROG Z11 user's manual for multiple languages.pdf
- T-CAQ 10204-2017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准则.pdf
- 2025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