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0课___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O/G/O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艺术家代表。 探究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1、汉字的起源 图画 象形字 汉字 符号化 原始文字(“文字图画”) 2、演变脉络 探究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商朝) (西周) (盛行于汉朝) (盛行于隋唐) (秦朝) 总趋势: 由 繁 到 简 ? 3、汉字的演变举例 探究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 魏晋 自觉阶段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吗?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 楷书 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得到完善,盛于唐代。 魏晋楷书 唐代楷书 汉代楷书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极具实用。 发展——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名家——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盛唐:张旭、怀素 ★ 草书 ★ 行书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  (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等。 名家代表——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 的畅通无阻; ◆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 供了便利条件; ◆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究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1、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早期:《鹳鱼石斧图》 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 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3、秦汉时期门类丰富:《夫妇饮宴图》 4、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5、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隋朝 展子虔 《游春图》 初唐 阎立本 《步辇图》 盛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 探究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6、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探究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探究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7、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元 王冕 《墨梅》 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 清 郑板桥 《墨兰图》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探究4:中国戏曲发展的大致线索和京剧出现的时代背景 ◆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原始歌舞是先民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把歌唱、舞蹈 (动作)和器乐(如石器)结合到一起,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 傩 戏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活动——“傩戏”。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优伶   唐代华清宫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戏曲。 梨园 唐玄宗 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 历史原因: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南戏 关汉卿《窦娥冤》 元杂剧——推向成熟 王实甫《西厢记》 昆曲 《牡丹亭》剧照 明朝地方戏曲——昆曲 清朝——京剧——国粹 京剧表演 归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 国 戏 曲 (原始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的“优伶”) 发展期:宋金 成熟期:元代 繁荣期:明清 萌芽期:先秦 形成期:唐代中后期 (“宋代南戏”) (元杂剧) (明代昆曲,清朝京剧) 探究5: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 a、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昆曲和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 b、昆曲脱离群众,日趋衰落,地方戏曲受欢迎 c、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统治者支持 形成: 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发展: 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成熟标志) b、清末民初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