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兔的针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68 第九章 兔的针灸 第一节 兔的针灸保定 一、徒手保定 徒手保定法 将兔放在手术台上,一手抓住两耳及颈肩部皮肤即可。也可同时用一手扶住臀部。 二、台架保定 台架的式样、大小与猫的台架相似,夹颈孔的位置略低于猫的台架夹颈孔 。 三、侧卧保定 一手抓住两耳及颈肩部皮肤,一手捉住两后肢跖部,两手拉紧,将兔侧卧保定在台上。 正确的捉兔方法 应避免抓两耳,以免损伤耳朵、引起脑缺血或充血。对幼兔,其个体小,体重轻,可直接抓其背部皮肤,或连胸部一起松松抓起,不可握捏太紧;对中兔,应先抚摸消除其恐惧感,待静伏后,抓住两耳及颈肩部皮肤,兔多不会挣扎;对成年家兔,因体重较大,须两手配合,一手抓住两耳及颈肩部皮肤,一手托起臀部以支持其体重。 第一节 兔常用穴位 一、头部穴位 水沟 定位 鼻下,唇裂上端正中处,一穴。 解剖 皮下为口轮匝肌,有颌外动、静脉和眶下神经分支分布。 针法 毫针或三棱针向后上方点刺。 主治 休克,昏迷。 顺气 定位 口内上腭褶前方,后门齿后缘2㎜的纵裂孔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腭褶前方的鼻腭管中。 针法 用松针或细草茎涂油后插入鼻腭管内1~1.5㎝,剪去外露部分,并可留置穴内。 主治 感冒,结膜炎,角膜炎。 承浆 定位 下唇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一穴。 解剖 皮下为口轮匝肌,有颌外动、静脉和下颌神经的颏神经分布。 针法 毫针或小三棱针向后下方斜刺0.2~0.3㎝ 。 主治 消化不良,口炎。 迎香 定位 鼻孔两侧后上端,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皮下为鼻翼提肌,有眶下动、静脉和面神经上颊支分布。 针法 毫针向内上方斜刺0.3㎝ 。 主治 鼻炎,鼻塞,面神经麻痹。 睛明 定位 眼内角,上下眼睑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 解剖 皮下有眼轮匝肌,有颌内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布。 针法 外推眼球,毫针向眼眶与眼球之间刺入0.2~0.3cm 。 主治 结膜炎,角膜炎,瞬膜肿胀。 太阳 定位 外眼角后上方颞窝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皮下有颞浅动、静脉和颞深神经分布。 针法 毫针直刺0.2~0.3㎝ 。 主治 中暑,感冒,眼病。 耳尖 定位 耳尖背面静脉上,左右耳各一穴。 解剖 刺入耳廓后静脉,有耳神经分布。 针法 小三棱针点刺血管,出血。 主治 中暑,中毒,感冒。 天 门 定位 枕骨顶嵴后方,枕寰关节背侧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项韧带及两侧夹肌、头半棘肌之间,有颈外动、静脉和第一颈神经背支分布。 针法 固定头部,毫针直刺1~1.5㎝(不可深刺),或艾灸。 主治 中暑,昏迷,痉挛。 风门 定位 耳根后下方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刺入寰椎前缘下部与腮腺之间,有颈外动、静脉和第一、二颈神经分布。 针法 毫针向内下方斜刺0.5~1㎝ 。 主治 颈肌风湿,感冒,抽搐。 二、躯干部穴位 大椎 定位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间韧带、棘间肌,有颈上动、静脉和第一胸神经的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直刺2~3㎝ 。 主治 感冒,中暑,发热。 身柱 定位 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间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的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向前斜刺1~3㎝,或艾灸。 主治 咳嗽,气喘。 至 阳 定位 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间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的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向前斜刺0.5~1㎝,或艾灸。 主治 腰背痛,咳嗽,肚胀。 命门 定位 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间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和腰神经的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直刺0.3~0.5㎝,或艾灸。 主治 腰风湿,泄泻,排尿失常。 阳关 定位 第四、五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间肌,有第四腰动、静脉和腰神经的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直刺0.3~0.5㎝,或艾灸。 主治 性机能减退,子宫炎,风湿症。 百 会 定位 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解剖 刺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间肌,有腰动、静脉背支和腰神经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直刺0.5~1㎝,或艾灸。 主治 腰胯风湿,瘫痪,抽风。 肝 俞 定位 倒数第三肋间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和神经背支分布。 针法 毫针向内下方刺入0.5~1㎝,或艾灸。 主治 肝胆疾患,眼病,脊背痛。 脾俞 定位 倒数第一肋间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解剖 刺入髂肋肌沟内,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和肋间神经背支分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