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ppt

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登革出血热 一、概述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二、病原学 登革披盖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 结构: 单股正链RNA, 糖蛋白包膜 血清型: 4型 培养: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 夏秋、雨季,3~11月 本地8-11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隐性感染者多 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 流行病学的其他特征 突然性: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流行。 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如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 病死率0.016%~0.13%。 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一)典型登革热 1.发热: 急起(80%) 高热, 39~41℃ 热程2~7天 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1~2天,再发热。 伴发毒血症状: 骨关节、头、肌肉痛 程度重,又叫断骨热(breakbone fever) 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 四肢,关节及脊背、腰痛 3.颜面、颈、胸背充血 4.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 五、临床表现 2.皮疹——多型性、阶段性 早期: 皮肤充血 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 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 持续3~4天,不脱屑 血小板过低: 出血点、瘀点 3.出血: 5-8天,牙龈、鼻、皮下、腔道、沁尿系、 浆膜等。 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 4.肝肿大、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 五、临床表现 (二)轻型登革热 疼痛轻少疹或不出,不出血,淋巴结大,1-4天,似流感。在流行期多见。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如典型登革热,3-5天时突然加重; 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罕见,但病死率高,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 并发症:急性溶血,多见于G6PD缺陷者 精神异常,心肝肾损害等. 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 2-5天后出现严重出血倾向,如束臂试验阳性、皮肤瘀斑、鼻衄; 严重者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如治疗不当,不及时,即进入休克,可于4-24H内死亡。 血液浓缩,CMV增加20%以上,PLT<100×109/L,WBC增高,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七、治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出现) 。 七、治疗 一般治疗及隔离 急性期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 对症治疗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以防止在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 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 七、治疗 对症治疗 有大量出汗、呕吐、腹泻而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尽可能使用口服补液,不宜大量补液以防止出现脑炎样症状。 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和K。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凝血酶、雷尼替丁等。 脑炎样病例应及时快速注射甘露醇等脱水剂,每6h一次,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 七、治疗 出血倾向: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大出血输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休克: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白蛋白,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脑型: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