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战后:俄国十月革命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遭遇曲折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经济危机的影响:P104 * *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 考纲考点: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从空前繁荣到经济危机的原因: 在这期间,美国人在工业领域最富革命性的创造,是“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福特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新工厂。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铁,砂子和橡胶从流水线的一头运进去,有2500辆T型车从另一头运出来。在这座大工厂里,有多达八万人在这里工作。 福特的生产方式很快在其他制造领域被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使美国的经济实现了飞跃。 (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扩大。 (2)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实际消费能力增长。 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3)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造成繁荣假象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当时很多人梦想通过股票买卖一夜暴富,于是把本来可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疯狂地投进了股市,使得股票价格 暴涨,严重背离实际价格。 (4)股票投机严重,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直接原因) 2、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 ①首发于美:股价暴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激增—农产品下跌 ②向世界扩展:美国—德国—英日—法国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倒闭的纽约世界汇兑银行 3、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游行示威的失业工人 美国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美国自由同盟、全国社会主义同盟、三K党等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十分活跃。 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作法。提高了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使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加剧了世界紧张的局势。 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国家干预加强。 政治: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B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 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A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摆脱困境 复兴经济的措施 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社会保障 (二)罗斯福新政 目的: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内容: 手段: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凯恩斯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特点:既加强经济的计划性,又避免国有化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过程:工场、工厂、私人垄断、国家垄断) 社会福利 复兴工业 (中心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年袋鼠数学竞赛-四年级.pdf VIP
- GB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高磷血症健康教育.pptx VIP
- 康复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docx VIP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通院、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5).pptx VIP
- 2025年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库护理三基考核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莫奈及其代表作》课件.ppt VIP
- 华业香料上市可行性分析.pdf VIP
- PDA TR29(中英文)-2012清洁验证的考虑要点.pdf VIP
- 保健功能评价方法--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