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国培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VIP

在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国培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国培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

在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国培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荆艳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非常感谢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由师大主办的2011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短期班的学习。现在我把在2011年10月9日至2011年10月17日期间断断续续的受训所得给大家汇报一下。 这次培训无论是教育系统的上级领导还是主办方师大文学院都高度重视,这一点既可以从开班典礼的场面隆重,气氛热烈体现出来,更表现在课程的精心安排,授课老师的认真备课、细心传授方面。这次活动让我们参训人员从教育理念、职业心理、专业理论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几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详细介绍他们的具体做法,使我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感受,一直念念不忘。 首先是师大袁立壮老师的一节课。内容虽然是针对中学生心理与学习的,但从他那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的讲解到充满理趣的小游戏的操作,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寓教于乐。我想,一个老师若能真的高屋建瓴把握自己的授课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有的放矢地提问,精巧灵活地点评,热情地鼓励,充满爱心地关注,就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好学、乐学。袁老师的课上得风生水起,我们大家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喟叹之余,想想袁老师是怎么做到的,“静心敬业”这四个字就是真谛。从袁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传道者的幸福,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触到了破疑解惑之后的自豪。上完袁老师的课,做一名袁老师那样的老师,就成了我强烈追求的目标。 文学院阎福玲院长亲自做课,就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谈了他的研究所得,尽管阎院长讲述的内容不能立竿见影地对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发挥作用,但是作为一名孜孜以求的学者,他那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令人钦佩;他那种一丝不苟、皓首穷经的劲头让人赞叹;执教严谨、蔼然长者的风范使人仰慕;那一笔秀雅劲挺的字真是赏心悦目……阎院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领袖群伦当之无愧啊! 讲现代诗歌鉴赏的陈超老师,满头华发,精神昂扬,诗人的气质极为浓郁。朴实的文字从他嘴里发出声音后,就变得那么富有感染力。诗歌的多元理解,譬喻的生动传神,那些我曾认为索然寡味的现代诗在他的娓娓讲解中竟变得很有嚼头。听曾师从陈超老师的宿老师介绍,陈老师对现代诗的体悟,来自于他多年对新诗创作的钟爱,他今天的这些成就再次印证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正确。从陈老师身上,我明白了,提高专业水平,前提就是对自己从事工作的喜爱,对比陈超老师,我决心如痴如醉地沉潜下去,把教材由厚读薄,彻悟其精髓,为上好课做最充分的准备。 与教学一线关系最密切的要算石市二中的孙国玉老师和苏州常青藤实验中学的史金霞老师的讲座了。 孙国玉老师结合自己获得语文学科全国一等奖的体会,回顾了讲《祝福》那一课的具体情形:好像要给一个已经定性的铁案翻供一样,从众口一词的结论中寻线索、找破绽真是煞费苦心,不过,皇天不负苦心人,孙老师凭借自己的智慧,愣是从本没有路的地上踏出了一条通幽的曲径,由于他的匠心策划,让已经听了十几遍“祥林嫂你又来了”的学生眼前一亮,津津有味地跟随孙老师第十四遍地赏析了鲁迅先生的不朽名作。孙老师巧妙的板书设计也令人过目难忘,成为他那节课熠熠生辉的亮点,超人的付出赢得辉煌的荣誉,算得上实至名归了。孙老师的授课能力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孙老师总结他的教学经验时说,老师必须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对课文的研究要达到能用一两个字拎起全篇的地步,课堂上的提问,一定要是和解读文本密切相关的,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到真理越辩越明,有豁然开朗的感受。解决问题不必求多,一课一得,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训练得法,必有收获。孙老师的授课艺术已经锻炼的炉火纯青,听了他的课,我叹为观止! 来自苏州的史金霞老师介绍了她的教学经验,她主要从阅读写作方面入手,组织的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比如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甚至一首古诗也用舞蹈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可思议的是她提到杜甫的《客至》这首诗,学生都编成了情景剧,我真不明白史老师的高足是如何把这短短的几行诗用翩翩的舞姿表达的。史老师还说她经常组织学生看电影,让学生模仿影片中的人物读台词、写影评,把写得好的影评念给大家听,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史老师还发动学生组织文学社、编辑报纸、举办辩论赛、朗诵会……她为大家展示了学生们光怪陆离的活动成果。最让我铭刻不忘的是史老师说她要求学生一周的阅读量是2万字!我相信,这么大强度的训练,即使水过地皮湿,不断地重复,耳濡目染,时间久了也总会有效果的。我知道同行的经验可供借鉴,不能照搬。比如史老师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同学们写出了很好的影评,并且如同汲取了心灵鸡汤一样,精神有了改观,学习有了进步。我也问了我们班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他们仅调侃地说了一句“体制真可怕”就没了下文,或者只叙述自认为很搞笑的恐怖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