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走向大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在这三种力量的交互活动下,世界局势发展面临着三种前途 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世界人民同英法美西方民主国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制止法西斯势力的蔓延 一种是法西斯势力与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在西方国家的纵容下,不断的蚕食中小国家,并在最终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 一种是苏联孤立自保,让法西斯国家首先向民主国家开战 一、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纳粹党虽然在德国建立了独裁统治,但是要想不惜冒战争风险向英法美的霸权地位挑战,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因为: ① 当时德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足以同英法等国一战 。 ② 当时德国在外交上比较孤立,在地缘格局上处于被包围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纳粹政权的首要任务就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所说的:对内“铸造神剑”,对外“寻觅朋友”。 其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一步是1933年10月14日借口“拥有庞大武装的国家”既不裁军,又不满足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退出裁军会议。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二、 德国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1月,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以绝对优势重归德国。希特勒大受鼓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 3月16日,希特勒在柏林颁布了《国防法》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4月11日,法国总理弗兰亭、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以及3国的外长或其他官员,在意大利北部的斯特莱沙城举行会议,讨论维护凡尔赛体系,保障欧洲和平问题。 。 三国一致对德国的违约行为表示遗憾,并声明要采取联合行动,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这样,三国结成了抗衡德国的“斯特莱沙阵线”。 四、法苏互助条约的签订 1935年5月2日,法苏两国在巴黎签订为期5年的《苏法互助条约》。这项条约生来就是独腿的,条约规定,一方遭到“欧洲国家”的无端侵略时,另一方应立即提供援助。换而言之,如果苏联遭到日本的进攻,法国就不用援助苏联。 这个条约本来可以在反对德国侵略方面发挥作用,但是法国没有履行条约义务的诚意,反而把它视为“备用手段”,迟迟不参加预定的军事谈判,同时企图利用条约加强自己的地位,来改善同德国的关系。 德国重新武装莱茵区后,法国又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致使条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尽管如此,1935年5月,还是欧洲反侵略事业形势最好的一刻,在德国毁约扩军举动的推动下,形成以法国为枢纽的、连接英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的抗德阵线。但是,1个月后,这一形势就被德、英两国破坏了。 五、英德海军协定 希特勒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德国对外扩张的经验教训,根据当时德国所处的战略地位,确定了“先大陆后海洋”的侵略步骤。在毁约扩军时期,对世界霸主英国推行和解外交,力求在英国的谅解下作好侵略战争的准备。 为了离间英、法、意之间的关系,他趁1935年3月下旬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和掌玺大臣艾登访德之际,主动表示承认英国的海军优势,提议缔结两国海军力量的协定。 1935年6月,英德两国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如果德国要建造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事先通知英国,在特殊情况下,德国的潜艇可达英国的100%。 这一协定的不良后果主要是在国际政治方面,具体说来有3个恶果: ①这一协定直接违反了凡尔赛条约。 ②动摇了已有的抗德阵线,使2个月前才形成的抗德阵线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③英国对扩张主义者的退让姑息行动增强了墨索里尼要在埃塞俄比亚冒险的决心。 六、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的侵略目标是囊括地中海地区,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它对奥地利、巴尔干地区和北非都怀有野心。但是意大利又是一个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无力同英、法、德等大国相抗衡,只能把目光转向还保持着独立的埃塞俄比亚。 1934年底,意大利侵占了双方有争议的瓦尔-瓦尔地区,并在埃塞俄比亚边境集结了30万军队。 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要求采取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英法及其控制的国联实行绥靖政策。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从南东北3个方向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翌年5月,意军占领埃塞俄比亚全境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