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pdfVIP

褐牙鲆(♀)、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褐牙鲆(♀)、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pdf

中国水产科学 2015年 1月,22(1):17—23 JournalofFisherySciencesofChina 研 究论 文 DoI:10.3724/SP.J.1118.2015.00187 褐牙鲆(早)、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 龚理 一,徐晖 ,李军4,孔晓瑜 1.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海洋大学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3; 4.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以雌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雄夏鲆 dentatus)及其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基因的ITS1序 列进行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1序列具有明显的种问及个体 内差异。在雄夏鲆 ITS1序列中仅发现 1种基 因类型 fx型1,而在雌褐牙鲆及子一代 ITS1序列中发现两种差异显著的基因型(x型和 Y型)。在亲本 中未检测到两种类 型的交换重组序列,而在子代中检测到4个 x型与Y型的重组序列,说明子代 ITS1区域更容易发生交换重组。进 一 步的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母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O.059)明显大于父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18),且子 代 中x型片段出现的频率(85.5%)远大于 Y型片段 出现频率(8.7%),表明亲本双方 ITS1区域的遗传信息都遗传给 了子代并且 x型片段的遗传信息明显占有优势,进而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子代为褐牙鲆与夏鲆的杂交后代。本研究 旨在分析牙鲆属亲本及子代的ITS1序列特征,为鱼类核糖体基因的研究积累数据。 关键词:牙鲆属;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基因型;多态性;假基因 中图分类号:$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一(2015)01—0017—07 真核生物核糖体 DNA(ribosomalDNA,简称 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种类的 ITS1序列存在 明显 rDNA)由18S、5.8S、28SrRNA和 内部转录间隔 的种 内变异 …,因此将其用作分子标记或者用 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简称 ITS)等串联重 于系统分析前应对其性质进行充分了解。 复单元组成。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包括 利用杂交优势进行育种已成为生物遗传性状 ITS1和 ITS2。ITS1位于 18S与 5.8SrRNA基因之 改 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脊椎动物中,鱼类是最 间,ITS2位于 5.8s与28SrRNA基因之间 J。其中 容易发生杂交的。近年来,鲽形 目鱼类杂交育种 18S、5.8S和28SrRNA序列高度保守,适用于高 已有相关的报道 HJ。褐牙鲆 (Paralichthysoliv— 等分类阶元系统的区分;ITS 由于不加入成熟核 aceus)与夏鲆 dentatus)均隶属于鲽形 目(Pleuro— 糖体,受 的选择压力较小,进化速度较快,含有 nectiformes),牙鲆科(Paralichthidae),牙鲆属。为 丰富的信息,因而适合于种 内水平,尤其是近缘 了获得更加优 良的养殖品种,李军等[15-16]用雌褐牙 物种的鉴定 J。在鱼类中,目前 已有许多利用 鲆与雄夏鲆进行人工杂交,成功获得杂交后代。在鲽 ITS序列进行种类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 形 目鱼类杂交试验 中,研究者主要对亲本及杂交子 报道 J,但 由于 rDNA基因为多拷贝,不一定都 代的形态学特征、胚胎及仔鱼发育、性腺发育、性 遵循协 同进化(concertedevolution)原则,且越来 别分化和核型等进行比较分析,而在分子水平上的 收稿 日期:2014—04—23;修订 日期:2014—07—09.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龚tJ!!(1988一),男,博士,从事鱼类系统学与分子进化研究.E—mail:gongli1027@163.com 通信作者:孔晓瑜,研究员,从事鱼类分类及系统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