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22
云冈石窟双窟造像的审美文化研究
——模式、分解与对称、互补
王建舜
山西大同大学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所
洞窟是佛教石窟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既是佛教僧徒修行学习的场所,也是佛教信仰体系中诸
佛众神的安居之地,又是艺术工匠伟大才情释放和表现的寄归处。所以说,洞窟是一个文化场。
双窟是佛教石窟的创新和发展,是洞窟形制的一种基本样式和种类。从单体的或单一的洞窟到成
双成对或同构互补的双窟,其间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形式整合。它是佛教石窟洞窟形制高
度成熟的标志。
那么,什么是双窟呢?所谓双窟就是指佛教石窟群中同时开凿的具有相同的设计理念、相同的空
间形态、相同的造像题材、相同的艺术风格并且同构互补、相连贯通的两个洞窟。
简约而通俗地说:双窟就是窟分前后,左右成双;整体规划,对称布局;组合互补,拓展延伸的
一式两窟。
双窟在审美文化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对称,在审美文化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互补。有一个原初的、
主题的艺术模式,其造像的展开是对这个模式的艺术分解。这就构成了云冈石窟双窟造像审美文化的
本体性的特点。
我们不赞成只把外在化、表面化和简单化的特点作为判别的依据,不赞成“泛双窟论”的做法,
不赞成把一个洞窟有前后两个部分(如云冈石窟第5、6窟)说成双窟,不赞成把有着前后两个石窟空
间的“单窟双宝”表述为双窟,不赞成把只是同一时期开凿又相挨在一起的两个“同时异窟”说成
双窟。
依据我在《云冈石窟双窟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所构建的“双窟理论”,尤其
是以科学、规范、准确的现代学术理念和学术要求所进行的双窟理论的实证与分析,我们认为:双窟
始自云冈石窟,而且只有两处——第7、8窟,第9、10窟。它们一分为二又可合二为一,其精深而经
典的意义正在于此。
一模式与分解
第7、8窟是云冈石窟首创的一对双窟,开凿于昙曜五窟之后。早先昙曜五窟中那种以纪念拓跋鲜
云冈石窟双窟造像的审美文化研究 723
卑祖先人格功绩的人佛合一或帝佛一体石像——“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七十尺,
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被此时的图案化、结构化的造像所代替,并在丰富、规整、细腻和
精美的审美状态中形成一种统摄全局的艺术模式。
第7、8窟后室北壁是这一对双窟的主壁,是该双窟造像的主题或中心之所在。它们皆上下两层布
局,上则通铺孟形帷幕大龛,豪华而气派;下则圆拱龛,凸显而集中。
这种初现端倪的模式化,不仅表现在洞窟造像设计、布局和结构的成组化上,而且也表现在它们
两个洞窟作为一个艺术整体的系统性,以及它们密不可分的联系、呼应和时空运动的特征上。就第7、
8窟北壁上层通铺盂形大龛中的石雕美术造像而言,它们各自的五尊大像几乎没有体貌上的不同,只
是中间三尊排列位置有所变化,它们或是交脚弥勒像居中而两倚坐佛左右,或是倚坐佛居中另两交脚
弥勒像左右。它们在造像的质与量上,没有差别。如果用字母H表示倚坐佛,x表示交脚弥勒,S表
示思惟菩萨,那么这对双窟的后室北壁上层孟形大龛造像就可列示为:
第8窟 第7窟
曰
模式化特征甚为明显。
这一对双窟造像的模式化,还表现在整个洞窟上。两个洞窟各自的东壁与西壁,两个洞窟的南壁,
它们在造像的理念、形象样式、布局结构以及手法风格诸方面,保持着高度的统一,如出一辙。它们
有墙,是两个洞窟,拆开墙则成一个洞窟,这是双窟内在机理上最重要的品质,而且还外化和分解到
另一对双窟——第9、10窟。
第9、10窟也是窟分前后、左右成双的双窟,也具有双窟理论中所含的四个基本特征:相同的设
计理念、相同的空间形态、相同的造像题材、相同的艺术风格,还有双窟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整体
规划、对称布局、组合互补、拓展延伸。
第9、10窟后室北壁和前室北壁均为主壁,皆是其各自窟室造像之主旨和中心所在。
第9窟后室北壁是一尊大倚坐佛像,东西两壁是两尊站立式胁侍菩萨,其前室北壁上层明窗两侧
是“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下层拱门两侧是两尊交脚弥勒像。
第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2025版最新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105-2022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技术标准.pdf VIP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组装调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汇编).doc VIP
- 建筑机电安装培训.pptx VIP
- 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3节 电阻课件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课件.ppt VIP
- 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与项目管理.docx VIP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精选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