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有机分析化学发展专题报告——.docVIP

2006-2007有机分析化学发展专题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2007有机分析学专题1980年,以陈耀祖院士为首的我国老一辈有机分方面的科学家周同惠院士、俞仲建教授、于如嘏教授等共同倡导下,在甘肃兰州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有机分析研讨会,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十三届有机分析会议并从第8届起正式出版论文集,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和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从第10届起改为现名)将于明年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在此期间,在中国化学会的领导和帮助下以及在高校和研究所的协助和支持下,有机分析得到了蓬勃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质谱分析领域,陈耀祖院士将反应质谱法用于有机分子立体构型的测定,应用于植物碱、氨基酸等有机分子绝对构型的测定,获得了国内外质谱界权威人士的赞扬[21-1]。杨松成等在蛋白质组学及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作了大量研究。近年来,质谱技术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喷雾电离和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二种“软电离”技术及其余其他分离手段的联用,解决了极性大、对热不稳定的蛋白质的离子化和大分子生物的分子质量的测定问题。而且,在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混合物的复杂性方面都比以前的质谱技术有了显著的改善,从而大大拓宽了质谱技术在蛋白质领域中的应用[21-]。 分析化学家的任务是要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周同惠院士在国家急需的时候,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符合国际奥委会要求的兴奋剂检测中心],他长期从事药物分析研究,将多种电化学分析和色谱技术等新方法应用于药物分析,建立了数十种合成药物和植物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药物质量的控制与中草药的选种、栽培等工作,使得有机分析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而作为一个传统的草药大国,天然产物的分析鉴定也是我国有机分析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在这方面沈阳药科大学吴立军,成都生物所丁立生,浙江大学潘远江等也分别作了大量工作[21-(12]。 环境中污染物重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等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为系统地对固相微萃取技术、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技术工作,取得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创新性成果。 高灵敏、活体在线分析是分析化学工作的追求,中科院化学所分析在这方面做了的工作,分别建立了生物体液中抗坏血酸、丙二醛的灵敏分析,对高通量电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成了黑白和彩色SPRI系统平台,得到了不同蛋白质阵列的彩色SPRI图像。通过光学探针标记、功能化碳纳米管、新型色谱材料的研究,提高了相应分析物的检测灵敏度及分离效果[21-(24]。 单分子的检测方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近场扫描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检测灵敏度达到分子水平的一系列高灵敏检测技术。SMD的检测空间尺度在纳米数量级,检测的分子数目或相关事件一般在几个(次)到几千个(次)的范围。目前可用于单分子检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3大类:光学方法,包括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共聚焦荧光显微法等;扫描探针显微方法,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化学方法,包括电化学检测、化学发光检测等[21-]。中科院化学所方晓红、武汉大学程介克等作了相关方面的研究[21-]。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测定过程中,分析仪器研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国内研究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科院研究生院袁倬斌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技术改造与开发,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由北京彩陆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毛细管电泳仪已在国内销售90余台,其中大家合作研制的CE的紫外检测器是迄今国内外最灵敏的一种,利用该仪器研究的成果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 Electrophoresis和J. Chromatogr A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的SCI论文[21-]。 建议大力支持: 尽快研制和生产ESI和MALDI-MS联用的的GC,LC和CE的国产仪器,因为越来越显示出在环境、食品、生物医学和后基因组学等研究和分析工作中的要作用。 尽快研制和生产以AFM仪器为首的微米纳米成像分析仪器1、能定性、定量、结构和功能等分析研究用; 2、Z轴高度能调控在8微米以上,最好达15微米以上的分析研究用 我国天然产物资源丰富,中草药应用历史悠久。青蒿素抗疟药、紫杉醇抗肿瘤和石杉碱抗智障药等的发现,使国际上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备受关注,加强对天然物质分离、提纯和分析测定仪器的研制和生产。 190

文档评论(0)

rfx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