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docVIP

2012高一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一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doc

第16课 抗日战争 【考纲课标解读】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掌握日军侵华的史实(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主要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注意比较抗日战争与列强侵华的其他战争结果的不同及结果不同的原因。 【考点概括梳理】 1、侵华日军的罪行 (1)军事上:①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_________________,攻占沈阳。 ②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制造_________________ ③1935年,日本侵略军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_________________。 ④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制造了_________________。 ⑥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⑦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_________________村民进行残酷屠杀。此外,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上:疯狂的经济掠夺 (3)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治华 (4)思想上:奴化教育 2、全民族抗战 (1)))65万人壮烈牺牲。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中国人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载入了史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珍珠港祭》 D.《台湾沦陷》 6.“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7.宋女士一生历经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族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赏识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二、非选择题 8.(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图2 1945年9月 中国南京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由上述图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2.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839年 图二:1919年 图三:1937—1945年 图四:1949年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真题再现】 1.(09全国文综)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抗日战争)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