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4.1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
4.1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梳理
知识点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点击
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分别是什么?
一、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1)旅游环境的概念:旅游者的活动空间,以及影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称。
(2)环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
(4)旅游环境决定旅游地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2.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
①有助于增强环境意识。
②所获得的资金又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景区、历史古迹。
(2)提高环境质量:旅游开发的过程也是环境美化和净化的过程。
(3)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典例剖析1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列举江西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少两个)
(3)评价井冈山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及重要意义。
(4)该地区发展“红色旅游”对环境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 (1)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2)瑞金、南昌、井冈山等。
(3)亚热带中的山地,自然风光优美;红军的革命根据地,保存有众多的革命标志物,历史文化价值高,且与周围的萍乡、南昌等构成“红色旅游”景观群;有泰井高速公路直达;“红色旅游”方兴未艾,有全国稳定的客源。
意义:发展“红色旅游”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同时,可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
(4)①红色旅游促使人们保护当地亚热带植被景观和革命历史遗迹;②提高当地环境质量;③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如泰井高速公路的兴建,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的改善。
思路剖析 第(1)题,自然地理特征从当地的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3)题,解题思路如下所示:
第(4)题,井冈山发展“红色旅游”对当地环境的促进作用,可依据教材内容:①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②提高环境质量;③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结合井冈山实例进行分析。
变式训练1 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________活动,表现为人们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________生活。
(2)乡村游“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赏农家景”尽情享受浓浓的乡村情趣,反映了现代旅游的特点是:旅游主体的________;旅游空间的________;旅游形式的________;旅游目的的________。
(3)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在突出特点,保护环境。试分析发展乡村文化特色,实现区域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
二、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旅游环境问题
(1)
(2)破坏生态系统。
(3)损毁文物古迹。
(4)扰乱社会秩序。
2.图解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产生
典例剖析2 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座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说明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C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说明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的一段危险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区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说明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请你为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 (1)不赞同(反对)。野味餐馆的建设:①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②会诱使当地居民或不法分子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砍滥伐林木,导致生态破坏,造成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③造成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河流洪峰的功能下降,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2)不赞同(反对)。索道的修建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来此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欣赏沿山路至云峰顶的景点,乘缆车直达云峰峰顶,无法仔细欣赏沿途各景点。
(3)不赞同(反对)。因修公路而砍伐大量的千年古树,一是会破坏景区环境,加剧景区的自然灾害,并导致景区物种的减少;二是因大批千年古树被砍伐,会直接影响景区的游览价值,降低景区的旅游质量。开辟水路,从A处乘船至D处;在D、E之间修建索道,乘缆车从D处至E处。这样既可欣赏从A处至D处的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课时作业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doc
-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课时作业 3.3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doc
-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课时作业 4.1 城乡人居环境.doc
-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课时作业 4.2 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doc
-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课时作业 4.3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doc
-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1.1 旅游概述.doc
-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1.2 旅游资源.doc
-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doc
-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doc
-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2.2 中国名景欣赏.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4.2 旅游环境保护.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第一单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章末复习.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章末复习.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章末复习.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学案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章末复习.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 1.1 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 1.2 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 2.1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 2.2 旅游景观欣赏.doc
- 2012高二地理鲁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 2.3 旅游活动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