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休谟的讨论.doc
窗体顶端
赵敦华: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
2006-02-05 19:58:42 来自: Fantasia (杭州)
摘要:休谟用印象和观念的区分克服以前的经验论者在经验来源问题上的矛盾。这一区分是以肯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的。然而,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又否定了过去和未来的经验之间的相似性,这与他的经验论的根本前提相矛盾。他或者坚持他的理论前提而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怀疑,或者坚持对因果关系的怀疑而放弃他的理论前提。正是这样的矛盾启发了康德,他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休谟问题”,并用过去和未来事件的连续性的先验图式解决之。
关键词:印象 观念 因果关系 记忆 相似性 休谟问题
Did Hume Really Get Rid of Contradiction?
(Digest)
Zhao Dunhua
Hume ma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mpression and idea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ntradiction involved in the previous empiricists on the issue of the source of experience. The distinction presuppose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xperience. In his later skeptic about causality, however, the presupposition of similarity is challenged. Kant was in the first time aware of such contradiction and phrased it as the Hume’s Problem. He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his transcendental schemism of time.
Key words: impression, idea, causality, memory, similarity, Hume’s Problem
赵敦华
一、问题
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在洛克的著作中已被确立。按照经验论的原则,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知识不能超出观念的范围。但洛克却没有把这一原则贯彻到底,他承认我们关于实体的观念并不来自经验,但必须肯定实体的存在;特别要肯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否则,我们的感觉的外部来源将无法得到说明,也不可能有关于观念与外物之间关系的实在知识。洛克承认关于实体存在的理由与经验论的原则之间有矛盾,但对这一矛盾持宽容和调和的立场。贝克莱从经验论的原则出发,否定了物质实体存在的可能性和假设它的必要性,但他又论证了心灵实体或上帝存在的理由,这些理由没有一条符合他在反对物质实体时所使用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他使用了双重标准:用严格的经验论的标准反对物质实体,从感觉观念的性质推断感觉不到的心灵实体的存在。
与洛克和贝克莱相比,休谟被认为是彻底的经验论者,他的彻底性表现在一以贯之地贯彻经验论的原则,把一切实体,包括物质实体、作为心灵实体的“自我”和上帝,都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不但如此,经验(他称之为知觉)的来源是不可知的,经验知识的基础——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也是不可知的。休谟的经验论通常被称为不可知论。我们需要明白,休谟之所以持不可知论,不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理性能力扩展知识的范围,而是他的理性过于敏锐和严格,要避免任何与经验论的原则相抵触、相矛盾的思想,因此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
我们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休谟的思想真的摆脱了矛盾吗?我们所说的矛盾,不是指按照不同的前提或标准所得出的不同的结论,比如,休谟的不可知论与常识和生活之间矛盾,他认识到那是无关他的学说正确性的外在矛盾,也是可以调和的矛盾。但内在的逻辑矛盾就不同了;内在矛盾是按照同一前提或标准而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洛克和贝克莱的实体观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休谟的不可知论避免了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矛盾,但他的经验论中是否没有其它一些内在矛盾呢?如果有的话,这种内在矛盾是微不足道的,无关大局的,还是有严重伤害的根本性的矛盾?本文旨在回答这些问题。
二、观念为什么是印象的摹仿?
休谟把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是观念的原型,观念是印象的摹仿。这一看似简单的区分对于经验论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它解决了经验的来源问题。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