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pptVIP

2014届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三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 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为祖国请命,掷尔 头颅,暴尔肝脑,与尔之世仇满洲人,与尔之公敌 爱新觉罗氏,相驰骋于枪林弹雨中,然后再扫荡干 涉尔主权之外来恶魔…… ——邹容《革命军》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来看,郑观应、康有为与邹容的政 治主张有什么区别?其出发点有何相同之处?(6分) (2)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与“百日维新”的措施有何差 别?(2分) (3)《革命军》一书是不满20岁的邹容写的。1903年出版后,立即风行海内外,先后印刷20多次,销量上百万册,几乎成了20世纪初期革命青年的《圣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军》一书为何在当时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6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阐释事物的能力。在解题时除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以外,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如果明确了郑观应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邹容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问题便降低难度了。再结合材料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1)郑观应与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图自强;邹容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与列强争雄。相同点:改变落后的面貌,寻找救国的道路。 (2)差别:“百日维新”没有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内容。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军》一书文情并茂,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句句话语震人魂魄。 16.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 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 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 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 主持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 月1日,在当年中央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 征路。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的时间,沿70年前红 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 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 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 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 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 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 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 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 全军覆没。) 请回答: (1)石达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 渡的?(4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分析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6分) (3)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加以分析说明。(6分) (4)红军长征“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6分) 答案 (1)背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因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而负气出走;清军的围追堵截。 (2)原因: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最终结局:失败。分析说明: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4)精神: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创新,开拓进取;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答出其中5点即可) 返回 一、君主立宪的主张 1.早期维新派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 入和洋务运动的产生,出现了以 、 为 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 ,与外国进行 ;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 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兴 民权,实行 。他们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 更没有付诸实践。 学案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王韬 郑观应 民族 工商业 商战 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 19世纪末,在 不断加深的社会背景下,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 力量逐渐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历史舞台,领导了 运动。内容涉及政 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