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对土壤中PAHs的吸收及预测.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根对土壤中PAHs的吸收及预测.pdf

第25卷第9期生态学报V01.25,No.9 ECOLOGICAsep.,2005 凌婉婷1,朱利中2,高彦征1’弘,熊 SINICA 植物根对土壤中PAHs的吸收及预测 巍1(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8) 3.2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库存量及分布 强度侵蚀地经不 摘要:研究了多种植物根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吸收作用,阐述了根系吸收与土壤污染强度、污染物性质、植物组成等的 分别是CK。的 47.9%,E 和o~489 m姿’降ji§至割二盆掣蠢雾霎蠹霍薹篓犟萎;}羹薹蹴翮泊冀萋元藿委饽j存奏蓁竣裔雾委童j蠢;羹萋淫留謦薹霞鬟蓓量 著差异;而Ca 曝霎点蹩配塑藿夔竖荨荫孺名瑁囊耄羹薹羹囊蓊。雨委弘茔和非豆科固N树种也有助于恢复土壤中的N库存量。 著差异。因此, N、和P的储量更为丰富有关。 和Mg的储量较 CK。群落的植被营养元素库的储量极小(表2),5种营养元素库存量总和仅7.494kg/hm2。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后,ER。、 ER:、ER。 营养元素的总储 的67.4~1 和平均树高均大 16.3~43 (N、P、K、 Ca、Mg分别为752.16、51.36、386.83、393.04和84.26 乔木层的N、P Ca、Mg库存量分别是CK,的22.3~248.7倍,分别占植被库存总量的83.5%~96.7%。 植被恢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特别是苔藓层。如ER,苔藓的营养元素库存量占群落总库存量的2.0%~5.2%,已 接近草本层的; 和3.9倍,而P库存量则分别是灌木层和草本层的2.9倍和2.0倍(表2)。 ER。、ER。 幅度明显小于植 库存量仅CK, 叶层的5种营养元素库存量均显著高于CK,的而低于CK。的(表2)。 3.3乔木层营养元素年通量的变化与评价 乔木层营养元素 的流通包括林木的吸收、存留和归还3个不同的生理生态学过程,流通量的大小反映了系统营养元素循环 的能力。群落中营养元素归还包括凋落物、细根枯死物、降水淋溶等u],本文中仅计算乔木层凋落物的营养元素归还。 CK。营养元素的吸收、归还和存留量(5种元素之和)极低,分别为0.505、0.141、0.364 的吸收、归还和 42.5、15 吸收量均最大, 倍、143.4 12.6倍、1 0.5倍和24.9倍,归还量分别是CK。的42.7、27.0、50.9、31.1倍和71.0倍。 CK。植被稀少,盖度仅10%,生物量仅0.840t/hm2,群落营养元素库存量仅7.494 kg/hm2。CK。由于缺乏植被的保护,本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322 生态学报 25卷 1h,离心;取3ml上清液过硅胶柱净化,并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溶液洗脱;洗脱液收集至旋转蒸发瓶后40C 恒温下浓缩至干,用甲醇定容到2ml,过0.22弘m孔径滤膜后,HPLC分析。 1.4植物脂肪和水含量测定 植物脂肪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参考Hites等的方法D“]。 1.5限制分配模型 2001年,Chiou等n3提出了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的限制分配模型。该模型的具体公式表达如下: C∥一“,[c,/(六。K。。)][^。+工一K。+五,,K。] (1) 式中,C。为植物或植物某部位有机污染物含量(湿重计);C,为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干重计);厶。和^,分别为植物或植 物某部位水和脂肪的重量分数;,f^为植物或植物某部位中除水和脂肪外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总重量分数,有机污染 水间的分配系数。%为近平衡系数,表示污染物在植物水与土壤水间达到平衡的程度,a,=t表示平衡状态。如果已知土壤中污 染物含量、并计算得相应的a。值,将相关参数代入(1),就可以预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