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
中国中西部地区麦红吸浆虫种群间基因流模型’
贺春贵” 袁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与
系统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麦红吸浆虫(s洳由加b
隙性猖獗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用酯酶同工酶PAGE和RAPD—PCR技术测定了该虫
在中国中、西部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水平,结合其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及影
响其迁移扩散的环境因于,提出了该虫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基因流模型。为该虫的成灾规
律和大面积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依据。
自我国西北地区春麦区甘肃武威市N38。,E1030,皋兰县(N36.5。,E104。)、冬麦区
五个麦红吸浆虫的地理种群(每种群测定30.60头成虫))酯酶同工酶调查研究表
明:该酶为单体,受两个基困位点编码控制。Eat—l为质体同工酶位点,编码所有个体中共
有且最快的一条带:Est一2为核内重复基因位点,共有8个复等位基因,依其带的迁移快慢
命名为o、6、c、d、e、f、g、h。其酶谱在所有种群中共表现为8条带,个体中表现I一
条带。在所有的种群中,以d、c、g。三千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为Est一2的基本等位基
因。d、e可能为该位点有祖征的等位基因。冬麦区长安和栾川种群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扶
风种群有7个,而麦区两种群仅观察到3个基本等位基因。这表明冬、春麦区红吸浆种群遗
传结构已有一定分化,遗传漂移可能是引起分化的主要原因;冬麦区应为麦红吸浆虫的遗传
我样中心,春麦区的吸浆虫可能起源于冬麦区。聚类分析显示,春麦区两种群亲缘关系近,
而与冬麦区种群较远。但基因分化系数cst计算表明,不同种群间遗传差异很小,种群间仍
存在基因流。
对采自春麦区甘肃武威市、皋兰县,冬麦区陕西长安县的麦红吸浆虫种群(每种群测定
9~12头)和采正皋兰县的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测定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PAPD—PCR试验条件下,从54种引物及引物组合中筛选选出4
用于小麦吸浆虫种群的RAPD扩增,共产生106个RAPD标记。投有任何单个引物能区分所有
个体,但四种引物联台形成的RAPD图谱则可。4种引物在麦红吸浆虫的三个地理种群之间没
有产生各种群的特征带谱,但在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个种之间可扩增出鉴别图谱而用
于种阃鉴定。聚类分析显示:同种同地理种群的个体问遗传相似程度高,变异范围小;同种
不同地理种群问的遗传相似程度变异范围大,部分与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程度重叠;不
。:套嚣鞋芋呈靠睾茬凳眷著衾蠢魁N0‘3”…k
昆虫生态 467
同种间的遗传相似程度最低。以近缘属的麦黄吸浆虫作参照分析表明,麦红吸浆虫不同地理
种群之间表现为种下的遗传差异,长安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
综合对酯酶等位酶和RAPD数据的分析认为,冬、春麦区麦红吸浆虫的种群间虽有一定
的基因流,但同时也存在着阻断基因流的机制.使得遗传漂变能发挥作用,造成了边缘种群
的基因丢失和纯台度增加。在西北地区,阻断和促进基因流的机制有该虫在不同地域发生时
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可利用食物资源的时间限制以及幼虫和成虫的迁移扩散能力。延长滞
育幼虫、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风力和水力)的作用等。因而,麦红吸浆虫种群因所在的地
理位置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基因流(扩散)模型。就中西部(渭河和伊洛河流域)到西北
(河西走廊)的大地域而言,种群间的基因流偏向于大陆一岛屿模型,中西部冬麦区为麦红吸
浆虫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西北春麦因为其扩散区。且基因流多为单向,即从中西部向西北部
的扩散大于从西北部向中西部的扩散。就小区域而言,越向西北的种群,孤立性越强,随机
遗传漂变是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主要因素。在中西部冬麦区.东西方向麦红吸浆虫靠水力、
风力及虫体自身的扩散能力,其种群问的基因流趋向于随机模型。同时,麦红吸浆虫在西部
的基因流和等位基因丢失的过程也反映了地理种群问的系谱发育关系,即处于遗传多样性中
心的种群是西部边缘种群的祖先。,
美譬词小麦红吸浆虫 基因位点 酯酶PAPD—PCR基因流遗传多样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CD-9-CM-3手术与操作国家临床版亚目表.xlsx VIP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pt
- Unit 2 Helping at home 第1课时 Get ready(教学课件)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大数据精准营销PPT课件.pptx VIP
- 天线与电波传播课件(第六章)电波传播概论.ppt VIP
- 公司目视化管理手册..pptx VIP
- 非遗工艺数字化呈现的2025年文化传承项目阶段汇报PPT.pptx VIP
- 演讲与口才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 VIP
- 一种拉曼-荧光双模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