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低丘自然土壤中PCDDFs污染水平研究.pdfVIP

珠江三角洲低丘自然土壤中PCDDFs污染水平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江三角洲低丘自然土壤中PCDDFs污染水平研究.pdf

http :// 珠江三角洲低丘自然土壤中PCDD/Fs污染水平研究* 韩静磊1,2 任明忠2 许振成2 彭晓春2 张素坤3 李忠1 1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510640)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510655)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510640) jlhan@s 摘要 应用高分辨气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HRGC/HRMS )对珠江三角洲佛山市某地山丘土壤 噁 中二 英类化合物(PCDD/Fs )含量进行了分析,土壤样品中的 PCDD/Fs I-TEQIII 在 0.90 至 7.89 pg/g 之间,高低值相差 87 倍,其高值高于日本、美国等城市土壤中 PCDD/Fs 含量, 平均值 5.81pg-TEQ/g 亦高于某些农作物对土壤中PCDD/Fs 的限值,其低值与报道的土壤中 PCDD/Fs 背景值相当。样品中 PCDD/Fs 的含量与土壤pH 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H 值偏离 中值越远,土壤中 PCDD/Fs 含量越高。研究的回顾性调查认为,造成研究区内小范围内土 壤中 PCDD/Fs 含量差异很大且出现较高 PCDD/Fs 含量的原因可能与该地曾有堆放与焚烧生 活垃圾、废旧电线电缆等固废的人类活动有关。然而,本研究样品中 PCDD/Fs 同系物分布 噁 特征与目前报道的工业来源的 PCDD/Fs 分布特征并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的二 英类污染物 的来源或污染过程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Fs) 土壤 珠江三角洲 1.引言 土壤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的重要储集场所,其中的毒害有机物可以通过植物 根系的吸收和吸附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和人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土壤 为非均质介质,持久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甚为复杂,土壤又是水、气界面的中间 介质,由于雨水的渗滤作用以及地表径流对表层土壤的冲洗作用,可以将POPs带入地下水 和地表水体,挥发和扩散作用也可以使得土壤中POPs进入大气环境,对生态环境形成二次 污染。国内对土壤中PO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氯农药 (如六六六和DDT )、多环芳烃、多 氯联苯的研究[1] 。对土壤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较少。笔者参照美国EPA 1613方法及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对珠江三角洲原始覆盖层低丘土壤中的二噁英类物质进行了定量分 析,研究了该系列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作了初步探讨。 二噁英类化合物 (PCCD/F)是75种多氯代二苯并- 对- 二噁英( PCDDs) 和135种多氯代 二苯并呋喃( PCDFs) 的总称。其中17 种2,3,7,8 位全部被氯原子取代的同系物被认为对人 *韩静磊(1971-),女,辽宁凌源人,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色谱分析工作,jlhan@s 本文获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20561010 )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 36566 )资助 1 http :// 类健康有巨大的危害。二噁英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一些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一些含氯原料的 热处理过程,几乎所有的二噁英类物质都可以在相关工业和热处理过程的排放物中检出,这 些痕量的二噁英类物质总是以多个PCCD/Fs同系物的混合物形式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各种环境 介质中, 其化学性质稳定, 难以生物降解[2] 。土壤具有较大PCCD/Fs蓄积能力,也是PCCD/Fs 在环境中储集的主要“仓库”[3,4] 。有文献认为表层土壤中的二噁英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 沉降作用[5,6] ,因此城市地区土壤中的二噁英本底值高于乡村。在英国,每年有大约1.4kg (TEQ)的二噁英类物质通过大气沉降作用储集到表层土壤中,乡村地区土壤中的二噁英本 底值通常为1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