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潘家峪:就等着游客来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潘家峪:就等着游客来了 潘家峪惨案幸存者们。今年的7月13日,他们来到北京,正式委托民间索赔机构通过国内法院对日索赔,索赔金额达60亿人民币。   由于路途不熟,记者到达潘家峪颇费了一番周折,在山间几次迷路又返回原地,同行的记者笑言当年鬼子进村一定更难。   潘家峪,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进村第一个景观是四座高大的坟茔,最左边一座埋葬着儿童,另外三座埋着妇女和男人。著名的潘家峪惨案中被日军屠杀的村民就埋在这里。   1941年1月25日,3000多名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1700多人的潘家峪,被屠杀了1298名人(其中68人是外村人),放火烧毁房屋1235间,其中有儿童妇女658名,有23户人家被杀绝。   今年的7月13日,距离潘家峪惨案发生73年之后,这座大山深处的村子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惨案的幸存者来到北京,正式委托民间索赔机构通过国内法院对日索赔,索赔金额达60亿人民币。这一金额创下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最高纪录,之前最高金额为中国第一代船王陈顺通家族对日诉讼,索赔金额为3亿美元。   “60亿我们能拿到吗?”   村子中心坐落着一座城市里才有的现代建筑,写着“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的题字,纪念馆门前是停车场,一块大广告牌与纪念馆遥遥相对,写着“游红色景区,品绿色佳肴”几个大字,下面有村里八家山庄和农家院的招牌,如“根据地伙房”、“红色山庄”。   纪念馆前也是村民的活动广场,妇女们摆摊卖着自酿的葡萄酒和山货。潘家峪被誉为“燕山脚下的吐鲁番”,家家户户种植葡萄。据村干部介绍,游客最多的时候,有的摊位曾一天卖了几千块钱。   潘家峪现有450余户人家,走进村落深处,一路绿色葡萄架遮阴,三个妇女正坐在门槛上闲聊,对记者照相泰然自若。“她们坐的地方,就是潘家峪惨案的遗址之一小铁门,铁门上还有日本子追赶从惨案大院跑出来的乡亲们的刺刀戳痕。”潘家峪民间对日索赔团团长潘瑞?说,潘家峪人习惯把日本鬼子叫“日本子”。   小铁门旁边的墙上贴着红底黑字的标语:“……日本军国主义”,标语有些破损,其他地方也写着类似“用法律武器捍卫民族尊严”、“强烈抗议日本政府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等。“这些是我写的。”潘瑞?说,镇里有人来拦着不让贴,说没经他们批准。   “红色山庄”的老板娘姓潘,记者问她是不是外村来的媳妇,老板娘说自己就没出村,嫁给了本村青年。墙上的电视里放着一部叫《长城红》的电视剧的预告片,老板娘说这戏是讲潘家峪的,下半年就要放了。“你说我们能拿到这60亿吗?”老板娘问。   对于60亿的赔偿金额的由来,自1992年就参与对日索赔的潘家峪村民潘瑞?解释说,为2002年在北京索赔时,一位律师参照二战之后德国对犹太人的索赔金额算出来的,每条被杀害的生命赔偿约200万人民币,再加上被焚毁的房屋、山林,“还有对遇难者后代的精神损失,总额大致是60亿。”   据《南方周末》报道,根据战后的国际惯例和比照其他一些国家关于赔偿的数额计算,1931年-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理论上约为3000亿美元,其中战争赔偿约1200亿美元,受害赔偿约1800亿美元。   1995年,中国民间维权团体正式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至今几十起案件全部败诉,日方的理由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偿,意味着民间赔偿同时放弃。而潘家峪村民的参照对象德国,从1952年签署关于赔偿受迫害犹太人的《卢森堡条约》至今,向犹太人支付的赔偿金已超过700亿欧元。   “这60亿我们能拿到吗?”这是记者在潘家峪采访期间,村民问得最多的问题。 “潘家峪红得没一点杂质”   潘家峪民间对日索赔团团长潘瑞?已经六十六岁,从北京参加完发布会回到村里,他就发现记者多了起来,“还有韩国记者来村里采访,他们和我们一样,对日本都有仇恨。”   接到记者电话,正在地里干活的潘瑞?就会骑着机动三轮,赶到大惨案纪念馆,领着记者在村里参观,寻访惨案的幸存者,顺带讲解村子的历史。这个活对他来说轻车熟路。 87岁的幸存者潘守三现在一个人孤苦地生活在潘家峪,他的房屋外墙破旧不堪,窗户纸早已开了许多口子,屋里昏暗一片,只有一个土炕和一只破旧的柜子。 87岁的幸存者潘广才。73年过去,潘家峪惨案还剩下38名幸存者,有不少已经下不了炕。年龄最大的已九十八岁,最小的也接近八十。   明朝永乐二年,山东人潘景携带妻儿逃荒至河北,在腰带山一处荒无人烟的山坳落脚,从此绵延生息,至1941年,这个叫潘家峪的村子已有约1700口人。村里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槐树,村民称是当年老祖宗栽下的,老槐树上的树洞里,当年藏过八路军的文件。   1937年,距潘家峪三百多里地的卢沟桥,日军打响全面侵华的枪声,也永久地改变了这个隐藏在深山老林的村庄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