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茶道的器皿:茶器背后的思考
1. 黑乐茶碗
2. 褐釉茶碗
3. 黑乐鹤绘茶碗
4. 赤茶碗
5. 赤乐平茶碗
6. 赤乐筒茶碗
7. 褐釉肩卫茶入
8. 褐釉皆口茶入
9. 色绘日出鹤文茶碗
10. 白釉莲叶茶碗
从中国输入茶道具的时代开始,“唐物”在日本就享受了尊贵的地位,从天皇饮茶的茶会,到足利议政将军所发展的书院茶,都将“唐物”放在重要位置。一直到现在,各流派的博物馆里都有大量的唐物留存展示,而宋朝的天目碗中的珍品,更是日本各博物馆中的“国宝”。
到了日本茶道形成期,村田珠光开始培植“和汉兼济”的风格,他提出将简朴的民具和华丽唐物融合在一起。之后的武野绍鸥,也是千利休的先导,进一步改革了日本的茶道具:先改革茶架,更注重实用功能;还创造了椭圆形、斗笠形的各式茶釜。他还高度评介芋头状的清水罐、茄子形的小茶罐,这是和式茶具的新发展:色彩素雅,向秋色靠拢;外形更强调谦和;质地更重视手感。唐物渐渐消退。
到了千利休时代,茶会的娱乐性被彻底消除,他重视的和物之美,特别是那种朴素简约的风格,开始流行开来。他抛弃了精美的天目碗,开始用朝鲜的朴素饭碗,之后又和陶工长次郎共同创造了乐烧茶碗,以适应他的草庵茶风格。他以身边用品为茶道具。比如砍倒竹子做花插等,颠覆了崇拜唐物的价值观。
不过后来,随着抹茶道的繁文缛节被市民阶层嫌弃,煎茶道兴起后,大量唐物也获得了翻身的机会。不仅紫砂壶等器具开始进口,旧唐物的价值也越来越高,茶道具又开始回复到“和汉兼有,新旧搭配”的阶段,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在京都这样古老茶道的保存地,正宗的流派传人的茶空间里,能看到很多唐物,也有华丽的当代艺术进入其中。而东京的茶道家就更不用说,他们正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器物,来装点自己的茶道空间。 准备点茶前 抹茶道:乐烧的哲学
京都的街巷很好地维持了方形格局,全是齐整的格子状的道路。离开表千家已经维护了400多年的茶室不审庵不远,就是乐烧的第十五代传人吉左卫门的居所。两幢宅子几乎可以相互观望,不禁让人想象,千利休当年是如何和吉左卫门的祖先长次郎交往的。现在,两个家族仍然保持着往来,乐烧的茶碗,无论是黑乐还是赤乐,都是日本茶道各流派,包括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的首选。每年出产的少数陶碗,几乎都得提前预订才能得到。
吉左卫门的家同样是一座古宅,200多年来,历代乐烧的继承者都住在这里。与日本最传统的茶室相似,同样用木、竹、草为原料建构的两层楼,院落里满是荒草。乍一看,感觉无人居住,从擦拭得锃亮的木门、精致的灯笼上才看得,这里的主人是在蓄意保持着陈旧和寒素。这也和千利休定下的茶道精神暗合。
千利休创造了闲寂茶的仪式,成为今日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他反对再使用中国的茶道具,日本的美浓烧、濑户烧、信乐烧等简单朴素的茶道具就趁势而起。这系列的日本窑口中,最出名的就是乐烧,乐烧的创造者长次郎用自己的手艺配合千利休的茶道观点,成就了延续到今天的乐烧茶碗。
吉左卫门穿着和服坐在门口,只要拉上了纸门,就只能靠外界的光亮了,因为室内不点任何灯,只觉得黑夜一点点降临。这点规矩,也和茶室的仪式相同。只不过50多岁的吉左卫门先生不是一个传统的工匠。与其说他是工匠,不如说他是雕塑家。从小随父亲学制陶,随后去东京艺术大学学雕塑,去意大利继续学雕塑,学成再回来做茶碗。由此他说,他的茶碗与祖先的比,最大不同,就在于是在做一件雕塑。
与许多茶书的记载不同,他告诉我们,他的祖先长次郎并不是朝鲜人,而是有少许中国血统。长次郎的父亲是福建人,把福建的制陶技术带到了日本,不过他不是名家,就是普通的工匠,这也许是日后他能够成为千利休合作者的原因。
千利休不看重精细华美的唐物。据记载,在他23岁演习茶道时,就不尊当时风尚,有时用前辈村田珠光喜欢的“珠光青瓷”,有时用高丽茶碗。高丽茶碗形状不规则,质地疏松,且釉色也不完整,没有花纹。
尽管乐烧的准确创建年份不确定,但是千利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茶道精神的茶碗,最后在天正年间,他和长次郎合作的乐烧茶碗先用到他的茶会上。有传说,当时的长次郎还不是专门制茶碗的师傅,兼职还制瓦,这种朴素精神,应该也是千利休看重的。长次郎在千利休的指点下,按照千利休提供的器形烧成的乐烧茶碗分为红、黑两色,又叫赤乐和黑乐。这种茶碗属于软陶,碗壁特别厚实,碗底宽,碗口稍微内裹,没有任何花纹。制作时,完全用手拉胎;烧制时候,上面完全不罩任何匣钵。这个茶碗适合千利休的茶道,不仅在审美,而且在使用,茶筅可以在宽敞的碗底搅动,厚实的碗壁可以避免过烫,便于人们端着抚摸;而黑或深红的色泽,都能使抹茶的绿色茶汤鲜艳夺目。 乐烧第十五代继承者吉左卫门曾到东京和意大利学习雕塑,他的茶碗很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