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寨沟旅游干扰对地表径流中氮磷影响特征研究.doc
旅游活动对九寨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王 晶1, 2,包维楷1*,何丙辉2,刘 艳3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 重庆 400716;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2005年4—9月,选择九寨沟旅游热点景点五花海与珍珠滩,设置了4组对比样地(干扰与未干扰对照),采用径流实验方法定位监测了25个降雨事件下的地表径流、湖边水体与地表降水中的全氮、全磷含量,分析了旅游活动对九寨沟核心景区林下地表径流与湖边水质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旅游活动对湖泊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表径流中的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近地表层降水中的全氮与全磷,也显著高于天然降水中的含量;(2)旅游活动后,径流全氮和全磷含量都增大;(3)径流全氮和全磷含量与土壤物理因子呈显著相关关系,地被覆盖因子中的凋落物因子影响径流全磷含量较显著;(4) 地表径流全氮、全磷含量大于湖边水全氮、全磷含量,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表明旅游活动引起了氮/磷向湖泊的输入加大。研究结果提示,控制游客的游径扩大,湖岸边地被层植被恢复等措施是削减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旅游活动;氮;磷;地表径流;九寨沟
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2-0284-05湖岸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1-4]。旅游活动对地表径流及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定量研究至今未见报道。近年来,九寨沟核心景区随着游客流量的增加,旅游负荷增大,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在游径增宽,地表植被被践踏,植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物理性质改变,大气降水后被地表植被层和土壤层过滤的量减少,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输入湖泊的养分增多,核心景区以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受到部分污染或污染。其中五花海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湖边有大量藻类、水绵聚集,尤其在雨季最为严重,形成在湖周围约2 m宽的“臭水”带。由于旅游活动的影响,地表层破坏后进入湖泊的地表径流量会如何变化,湖泊边出现的“臭水”带是否与陆地系统的养分输入有关系,保护水环境与陆地系统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摆在研究者面前,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旨在为揭示九寨沟水体出现的富营养化迹象成因作探索性研究,为九寨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在对旅游活动对地表径流量的评价的基础上对多次降雨事件下的天然雨、近地表层雨及地表径流中的全氮、全磷进行了同步分析,验证湖泊边出现的“臭水”带是否与陆地系统的养分输入有关系的科学假设。由于径流中氮以可溶态氮为主[5-6],以及本研究区植被覆盖较好,径流含沙量较少,因此本研究只对地表径流中的氮/磷含量进行了分析,未考虑泥沙中氮/磷含量。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设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东经103°46′~104°03′,32°54′~33°16′,海拔1996~4764 m,7.1 ℃,30.3 ℃,-17 ℃,661.4 mm,10月至次年4月。
九寨沟五花海(N33°09′〞~ N33°09′42,E103°52′〞 E103°52′47〞)(N33°′12〞~ N33°′31〞,E103°5′22〞 E103°53′36〞)[7]。布置地径流场面积在2.60~8.10 m2不等,各样地基本状况见表1(下页)。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地布置
采用径流实验方法,选择九寨沟核心景区五花海干扰坡面建立简易径流场8个,径流场用15 cm宽铝板布置边界,埋深10 cm,出水口大小直径为2 cm,用502胶将导水塑料管与铝板粘牢,下用塑料桶收集环湖岸植被地表径流,测定径流量、养分输入与泥沙流失状况,同时选择未干扰地段植被同步监测,用来评估旅游活动引起的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动态。
另外,为了定性研究地表径流氮磷负荷对湖水的贡献程度,在五花海、珍珠滩等旅游活动干扰严重的湖边建立了10个无界径流小区[8],其中五花海7个,珍珠滩3个,阐明环湖岸植被与水体水质的相互关系及其过程。
表2 近地表层和地表径流全氮含量
Table 2 Content of TN in cut through rainfall and surface runoff mg·L-1
近地表层降雨全氮含量 径流全氮含量 W1 WCK1 W2 WCK2 W3 WCK3 W4 WCK4 W1 WCK1 W2 WCK2 W3 WCK3 W4 WCK4 Average 2.58 2.78 3.36 1.36 2.96 1.04 2.56 2.43 4.
文档评论(0)